1、选择题 《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下列观点与文中“他们”同属一个派别的是
A.治之经,礼与刑
B.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C.唯同乎天和者为然
D.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时抓住关键词 “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军事力量予以清除”“商人和学者……多余”等可知是法家学派。根据所学,法家学派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主张社会变革,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重农抑商,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故选B。A项是荀子的主张,主张礼法并施;C项是道家的观点;D项是墨家思想。
考点:战国百家思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战国百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儒家、墨家、法家和道家是考试的重点。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战国百家思想出现的背景和对后世产生的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对“百家争鸣”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百家争鸣”的出现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
B.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100个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学术派别
C.“百家争鸣”对学术文化及思想道德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D.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的分裂割据为“百家争鸣”出现提供了客观条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指当时出现了许多学术派别,而不是指出现了100个学术派别。《汉书·艺文志》把“百家”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nb sp;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
A.孟子
B.老子
C.荀子
D.墨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战国时期荀子在总结各家学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庞大而系统的思想体系。他的思想杂取百家,与孔孟思想不完全一致,长时间不被正统的儒家重视,但却是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故正确答案为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荀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2010年时孔子诞辰2561年。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和世界有着重大的影响。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仁者,爱人
C.贵贱有序
D.有教无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刺绣文不如倚市门”这句话表明西汉
A.丝织业衰退
B.商业繁荣
C.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D.工商业发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依据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强调的是“倚市门”。干扰项主要是A、C,而C项不符合当时社会实际,当时西汉奉行的是歧视商人的政策。A项也不符合当时社会实际。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