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材料一:“二战”结束以来的半个多世纪,研究“二战史”的著述很多。对于“二战”爆发的原因众说纷纭,但大多认为“二战”爆发的原因是复杂的,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材料二:胡锦涛主席在一次于美国布什总统会谈中曾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8分)
(2)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局部战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前,(3) 当时维护和平与民主的国家为什么没有能够阻止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6分)
(4)“二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同(5) 盟是怎样形成的?它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从它的形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1分)
参考答案:(1)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地形成;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结果。(8分)
(2)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纵容侵略;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采取避战自保政策;中国、西班牙、埃塞俄比亚等国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各自为战。(6分)
(3)二战爆发后,美国修改“中立”政策,开始对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提供援助;1941年,美、英联合发表《大西洋宪章》,开始对苏联提供一些援助;1942年,中、美、英、苏等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6分)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二战”胜利的进程。(3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结盟,各国联合有利于人类的共同发展,应对共同面临的问题。(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材料摘编自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一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丘吉尔在本卷中探求了二战的起源,他为本卷定下的主题是:“英国民族如何由于他们的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听任恶人重新武装。”
材料二:西班牙内战期间,丘吉尔说,“即使德国继续支持叛军一方,苏联以金钱供给政府一方,我们仍然要采取中立态度。”“我确信,严格遵守中立……是目前唯一正确和安全的办法。”
(1)材料中的“中立”是不是英国的一种“好心肠”,它对英国来说是不是“安全的”办法,分别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丘吉尔的回忆录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史料,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不是“好心肠”。理由:英国以牺牲别国的利益来换取自身的安全。
不是“安全的”办法。理由:“中立”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英国在二战中遭到了德国的侵略。
(2)回忆录具有主观性;要注意用其他史料加以印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战事的发生地。这一事件
[? ]

A.?改变了大战爆发后美国的“中立”政策
B.?导致了反法西斯力量实现更大规模联合
C.?标志着盟国在太平洋战场战略转折完成
D.?证明制空权已转移到反法西斯盟国一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二战期间,罗斯福总统说:“美国是民主国家的兵工厂”,“民主国家”指哪些国家
A.一切资本主义国家
B.一切反法西斯侵略国家
C.受法西斯侵略的资本主义国家
D.一切民主共和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背景看,罗斯福讲话是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当时随德意日法西斯不断对外侵略扩张,美国自身利益受到威胁,但是也可以看出二战初期美国试图尽量避免过早与法西斯作战,采取了绥靖政策。美国愿意给受法西斯侵略的资本主义国家提供军事援助,社会主义国家是被排除在外的。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国际联盟的总部设在日内瓦,联合国的总部设在纽约,这些事实明
欧洲国家的综合实力下降 ②世界的中心从欧洲向其他地区转移 ③苏联强大后与欧洲其他资本主义过国家的矛盾加深 ④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A①②? B③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此题考查比较、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受二战的影响,欧洲各国实力普遍削弱,再也不能主宰世界,世界的中心开始向太平洋两岸转移,第③项与要求不相符。第④项在时间上要晚许多。故答案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