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处是?(?)
①面临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②国家颁布法令强制干预经济?
③最主要内容是调整和复兴工业?④积极扩大耕地规模来增加农业产量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本题为组合型的选择题,可用排除法。②只是符合罗斯福新政。④两者都不符合。故B是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罗斯福总统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幽默地说,自1933年以来,“新政医生”这个内科专家 把这个国家的急性内科病医治好了。可是,这个病人康复之后,又在1941年12月7日 碰到一场严重意外事故折断了骨头,“新政医生”对这种病完全是外行,于是它就把病人介绍给“胜利医生”这个外科专家。这反映出当时(?)
A.美国战略重心发生转移
B.罗斯福新政彻底解决了经济危机
C.国际形势的变化中断了美国经济建设进程
D.美国谋求世界霸主地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改变了美国的对外政策,美国的战略中心也因此而发生变化,罗斯福新政只是缓解了经济危机给美国带来的影响,并没有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了经济危机,排除B,国际形势虽然发生变化,日军偷袭珍珠港虽然给美国带来严重的冲击,但是并没有中断美国经济建设的进程,排除C,美国谋求世界霸主地位是在二战后,排除D。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黄安年在《美国社会经济史论》中写道: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直接原因是新政
A.实行《国家工业复兴法》
B.推行以工代赈
C.率先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D.抛弃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联系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可知“叛变了他的阶级”指新政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淡红色的社会主义”指的是新政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工人阶级的利益要求,而《国家工业复兴法》不仅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的监督之下,并给工人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C、D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有人这样形象地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和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以下史实中不能体现“二老板”地位的是?
[?]
A.联邦政府实行美元贬值政策?
B.二战后日本政府鼓励对外贸易
C.工业革命后英国的自由贸易?
D.联邦德国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29年,中国的入超额由以前的每年3亿美元增加到8.16亿美元,1932年更增加至8.67亿美元。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背景是
A.中日民族矛盾激化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工农武装割据形成
D.世界经济形势恶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及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入超”的含义,其次要注意发生的时间范围:1929—1932年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在这个时期中国的贸易逆差迅速扩大,意味着帝国主义列强加大了对落后国家的商品销售和减少了从其他国家包括落后国家商品进口,从而转移和减轻经济危机给本国带来的压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