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西周在地方上推行分封制,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功臣、子弟和先代贵族,成为诸侯国。故选C。A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政治权利的一项制度;B项是秦朝时期推行全国的地方制度;D项是汉代时期推行的地方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刘炫,隋著名经学家。他曾曰:“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置令而已。其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由此可见,隋代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从材料“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可知,地方官员的任命考核皆由中央掌管,反映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故应选B。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分封制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的不同特点。(2分)分析雅典政治制度形成的主要原因。(2分)
(2)读图示,在通往雅典公民大会的道路上,有四种群体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请在漫画 “通途”示例中,写出其余的三种社会群体。(3分)
材料二:近代英国和美国政体结构示意图
(3)依据材料二说明中国唐朝和近代美国的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2分)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以英、美为例,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具体方式”又有哪些不同? (2分)
材料三:中国户口不下四万万,果能成立议院,联络众情,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合四万万之众如一人,----------故议院者,大用之则大效,小用之则小效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上》
(4)材料三体现了中国近代哪一政治派别的什么主张?有什么影响?(4分)
材料四:1913年国会主要党派构成统计表
政党 | 发起人 | 所占席数 |
国民党 | 宋教仁 | 392 |
共和党 | 黎元洪 | 176 |
民主党 | 汤化龙 | 25 |
统一党 | 程德全 | 24 |
职务党派 |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 政务院 | ||||||
主席 | 副主席 | 委员 | 总理 | 副总理 | 政务委员 | | ||
共产党 | 1 | 3 | 29 | 1 | 2 | 6 | | |
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 | 0 | 3 | 27 | 0 | 2 | 6 | | |
参考答案:28分)(1)特点:中国是君主专制政体(皇权至上),(1分)雅典是民主政治(1分)。
原因:自然环境;城邦制度。(2分)
(2)奴隶、妇女、外邦人。(3分)
(3)共性:权力的制约与平衡。(2分)
不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总统(民主)共和制。(2分)
(4)早期维新派;议会政治。(2分) 促进维新变法运动发展;当时没有实施。(2分)
(5)民国初年出现政党政治活跃的局面。(1分) 原因: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袁世凯控制内阁;民族资产阶级希望通过议会方式,限制袁世凯,维护民主制度。(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6)趋势:从专制走向民主。(1分)原因: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2分)
(7)创新:多党合作制。(1分) 特点: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多党合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体现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原则。(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实质:人民民主专政。(1分)
(8)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主政治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近代民主政治起步晚,发展艰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中国的民主政治不可能实现;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才可能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3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本题解析:(1)材料一两幅图片反映的是隋唐三省六部制和雅典国家机关,前者属于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后者属于古希腊民主政治。根据所学,从政治、经济、地理、思想等角度分析雅典政治制度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所学,雅典民主政治适用于成年男性公民,未成年人外,还有妇女、外邦人、奴隶排斥在外。
(3)通过比较,可知两者的共性: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结合所学,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分为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形式。
(4)郑观应属于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主张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
(5)根据材料信息“国民党、共和党、民主党、统一党”说明民国初年出现政党政治活跃的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政治氛围相对宽松;民族资产阶级希望通过议会方式,限制袁世凯,维护民主制度。
(6)结合材料三、四,材料三反映君主立宪主张,材料四反映民主共和政体,因此可以得出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政治的发展趋势:从专制走向民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民主政治没有实现的主要原因。联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下,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7)注意材料信息:共产党、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可知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特点即可。
(8)根据材料,可知近代以来民主取代专制是历史发展趋势,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中国的民主政治不可能实现;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才可能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考点:中外政治文明
点评:高考历史非选择题的基本结构:一般由材料和问题组成
1、 材料:涉及历史知识或热点知识的文字材料或图表材料
2、 问题:主要有五大类
(1) 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
(2) 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
(4) 对比两则(或两则以上)材料说明、指出异同点(或各自特点)……
(5) 简述……的启示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 1000 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 50 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
A.皇帝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B.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出现都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尤其是军机处的设立。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 50 米,反映了其特征是速和密,是适应君权的需要,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因此选D。A B两项仅是表面现象而非本质,C中央集权的加强是指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的强化,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军机处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模板《中国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