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3-16 07:12:53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材料解析题(共26分) 在人类发展历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相映生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赵高(时为丞相)势倾人主,老臣皆被黜。尝遇朝会,乃使人献鹿于帝,高指曰:“此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矣,此鹿也。”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 材料三: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东西方各自建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4分) (2)雅典的制度对后世有借鉴作用,试述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历程。(6分) (3)材料二中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说明秦朝的制度存在着什么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汉、唐、宋、明四朝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10分) (4)材料三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作者对此看法如何?(6分)
参考答案:(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民主政治。(4分) (2)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基础。 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 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改革,使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6分) (3)①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古希腊城邦的突出特征是 A.小国寡民 B.长期混战 C.文明程度高 D.血缘关系密切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古代希腊的历史大致分为五个阶段:(1)爱琴文明或克里特、迈锡尼文明时代(公元前20—12世纪);(2)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9世纪);(3)古风时代(公元前8—6世纪);(4)古典时代(公元前5—4世纪中期);(5)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世纪晚期—公元前34年)。除了希波战争、伯奔尼撒战争等,希腊大多数时间是和平的。排除B。文明程度高是古代希腊文明的突出特征,不是城邦的突出特征。希腊血缘关系在三次民主改革中逐渐瓦解。故本题选择A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古希腊民主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14分)法制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 ——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接触与碰撞》 材料二 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坚决要求把成文法律公布出来,以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和其他权利。汉文帝接受贾谊的“儒家‘兴礼乐’,更新秦朝法律,‘刑不上大夫’”的建议。汉律规定,对普通人犯随时逮捕,对有贵族官僚身份的人犯,如需要逮捕的,必须先奏请皇帝批准,逮捕后不加刑具,以示宽容。刘邦时,法令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吕后、惠帝时规定“市井子孙不得为官吏”。 ——据李小兵《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整理 材料三 公元前3世纪左右,平民在法律上已取得与贵族平等的地位,开始享有完全的公民权。到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授予一般臣民以公民权。帝国初期罗马法学家们讲的“平等”,不仅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平等,而且也是建立在罗马奴隶制社会相当发达的私有制和商品交换基础上的平等。古希腊多葛学派进一步提出自然法体现人的理性的观点。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和后来的法学家们继承并系统论述、论证自然法学说。 ——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3分) (2)对比材料二、三,指出古代中国与罗马法律在保护对象、立法理念、经济主张等方面有何不同?(6分) (3)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说:“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试以古罗马法的演变为例,阐释该观点。(5分)
参考答案: (1)政府垄断立法;立法形式多样化;保护私有财产。(3分) (2)保护对象:中国保护封建地主阶级;罗马保护公民。(2分) 立法理念:中国注重等级观念(礼仪或以儒入法);罗马注重理性、平等(自然法)理念。(2分) 经济主张:中国重农抑商;罗马保护商业。(2分) (3)法律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1分)。随着平民反对贵族斗争、领土扩张、工商业经济发展(2分),罗马法逐渐由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1分)、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1分)。
本题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可以概括出政府垄断立法;由“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可以概括出立法形式多样化;由“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 可以概括出保护私有财产。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坚决要求把成文法律公布出来,以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和其他权利”可以分析出中国法律保护封建地主阶级;由“公元前3世纪左右,平民在法律上已取得与贵族平等的地位,开始享有完全的公民权。到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授予一般臣民以公民权。”可以分析出罗马法保护公民。由“汉文帝接受贾谊的“儒家‘兴礼乐’,更新秦朝法律,‘刑不上大夫’”的建议。汉律规定,对普通人犯随时逮捕,对有贵族官僚身份的人犯,如需要逮捕的,必须先奏请皇帝批准,逮捕后不加刑具,以示宽容。”可以概括出中国法的立法理念是注重等级观念;由“帝国初期罗马法学家们讲的“平等”,不仅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平等,而且也是建立在罗马奴隶制社会相当发达的私有制和商品交换基础上的平等。古希腊多葛学派进一步提出自然法体现人的理性的观点。”可以分析出罗马法的理念是注重理性、平等(自然法)理念。由“刘邦时,法令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吕后、惠帝时规定“市井子孙不得为官吏”。”可以分析中中国法律在经济方面主张重农抑商;由“帝国初期罗马法学家们讲的“平等”,不仅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平等,而且也是建立在罗马奴隶制社会相当发达的私有制和商品交换基础上的平等”可以分析出罗马法经济方面是主张保护商业。 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可知黑格尔认为法律也是因时而变的。结合罗马法中的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进行阐述即可。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罗马人的法律·罗马法与中国法异同点比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罗马人的法律·罗马法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8分)政治生活的有序化、法制化是人类进步的重要表现和保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帝国时期查士丁尼皇帝敕定的《法学总论》中明确界定:“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任何人都享有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法制史学者将唐高宗时颁行的《唐律疏议》与 “罗马法”相提并论,并视之为古代中华法系的代表著作。《唐律疏议》首篇开宗明义:"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可见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实质上是"以法制国(the rule by law)”而不是”法治(the rule of law)”,不过是君主用刑罚律令来控制臣民罢了。 材料二 民(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 ——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 材料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高度注重法制建设,已制定宪法和现行有效法律(截止2010年)共237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保护改革开放和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仅以1982——1992年为例,我国颁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修正)、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专利法、著作权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继承法、工会法、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矿山安全法、传染病防治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矿产资源法、水法、草原法、渔业法、森林法等。 ——摘编自赵惜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展历程的全景回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比较罗马法和中国传统法律精神(或原则)的不同。(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作用。(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时期我国法律建设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不同:罗马法强调正义、平等、人权、理性原则(3分),而中国古代法律强调为君主专制服务、为君主德礼治国服务、重视刑罚惩治(3分)。 (2)特点:经济立法涉及领域较为广泛;立法比较民主,吸取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建议;将西方有关法规与本国实际相结合。(3分) 历史作用: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3分) 基本特点:高度重视;基本形成宪法为中心的法律体系;保护改革开放和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3分)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与推动;党和政府的有力领导;国力增强,各种保障条件逐渐具备。(3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等信息可以看出罗马法的特点;从材料“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不过是君主用刑罚律令来控制臣民罢了”可以看出古代中国法制的特点。(2)材料前段列举的法律,据此归纳出经济立法涉及领域较为广泛是不难的,根据最后的“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可以概括出民国立法将西方法规与本国的国情相结合。历史作用主要从经济立法的角度进行分析。(3)从材料“我国高度注重法制建设,已制定宪法和现行有效法律(截止2010年)共237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保护改革开放和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可以看出我国法制建设的基本特点是高度重视,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中心的法制体系。主要原因可以从改革开放的需要等角度进行分析。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特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法律的特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的经济立法;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新中国的法制建设。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克里斯提尼“领着人民参与政治”,克里斯提尼改革中符合这一评论的是 ①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②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 ③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④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