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黄宗羲与韩非子对君主专制所持观点截然相反,其主要原因是(?)
A.两人的阶级立场不同
B.两人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同
C.两人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
D.儒学是主流思想而法家不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韩非子是我国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主张加强君主权力,变法革新。这是因为处在我国小农经济的产生阶段,需要加强中央集权;黄宗羲是生活在我国的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产生了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故选C。A项错误,两者都是地主阶级的代表;B项错误,两者都谈不上对社会规律的把握;D项错误,二者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思想的类型,而是是否适应当时的形势的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右图是毛主席在中南海观看机关干部炼钢的情景这幅图片应拍摄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图片可以看出“机关干部炼铁”是不正常的,应该是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时期。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有粗野的儿童,有早熟的儿童。古代民族中有许多是属于这一类的。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古希腊是人类最美好的童年。
——马克思
材料二?罗马以前,整个古代世界都有一个视觉盲区,不知道“私人”的存在。即使希腊人的公民资格,也只是从城邦分享什么,而不是在城邦之外拥有什么。后来罗马人由于面对商品经济中私人交往的过于活跃,不得已,第一次将整个法律体系区别为“公法”与“私法”,这却开启了古代世界最有价值的一场革命,当时谁也没有在意……到了1649年英国革命,两次内战确实乏善可陈,最有意思的章节是在1688年,赶走了一个国王,却迎回了这个国王的女儿、女婿……开创了权力不流血更迭的惯例……而美国人自己却认为……1775年至1785年动枪动炮是革命,但是1787年宪法制定以及伴随宪法在全民投票中发生的政治辩论,则更是革命,而且是更重要的革命。
——朱学勤《这一千年的革命》
材料三?在最近一千年里,以法语和汉语呼喊的革命最为频繁。法国是革命的地震多发地带,时不时山呼海啸……我曾经给这个热爱革命的文学帝国偷偷算过一笔:1789年以来,平均每一代人不是搞一场宪法危机,就是亲历一场起义。
——朱学勤《这一千年的革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人类最美好的童年”的含义是什么?(2分)
(2)古希腊时期果真是“人类最美好”的时代吗?请以雅典为例加以说明。(3分)
(3)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表达的主要思想。为什么说罗马法“开启了古代世界最有价值的一场革命”?(4分)
(4)材料三所言近代法国和中国是“革命的地震多发地带”的共同原因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进入“民主时代” ,同时还迎来了古希腊经济、思想文化的黄金时代。
(2)不是。古代雅典的民主仅限于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奴隶和外邦人没有公民权;泛滥的民主存在弊端,导致城邦的衰落。
(3)主要思想:静悄悄的社会变革有时比轰轰烈烈的革命更能推动历史的进步。原因:罗马法的划分 有利于完善法律体系,化解社会矛盾,并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影响。
(4)政治上:封建传统深厚,社会矛盾激化;政治派别林立,政局动荡;外国势力的干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思想上:民主、自由思想的启发。
本题解析:
(1)要依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高度概括,回答雅典文明的进步之处,即政治上的民主政治,同时还迎来了古希腊经济、思想文化的黄金时代。。
(2)实际是考查雅典民主的局限性,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从雅典民主政治的范围有限和直接民主存在弊端两个方面回答。
(3)首先要仔细阅读材料,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含义,注意材料信息“1787年宪法制定以及伴随宪法在全民投票中发生的政治辩论,则更是革命,而且是更重要的革命”,进行高度概括;其次要从罗马法的作用和对后世的影响方面进行总结。
(4)分析共同原因,要对两国革命频发的原因先进行列举,再从中找其共同点进行概括,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进行概括。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表是我国1961年至1962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

A.新中国已经建成工业化国家
B.工业化建设严重受阻
C.农业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调整后国民经济比例关系趋于合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为《唐代高昌县授田文簿》。对该图所反映的土地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我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的一种形式
B.它的实行是国家保护自耕农经济的表现
C.受田农民拥有对土地的全部所有权和处置权
D.从北魏到隋唐前期封建国家一直使用这种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受田农民对土地拥有部分所有权,所有土地均不得买卖或限制买卖。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