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化有( ? )
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近代企业开始出现
③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④各地经济发展日趋平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再现再认历史知识的能力,鸦片战争后沿海地区受外国侵略冲击,自然经济解体较快,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经济活动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而内地几乎没有什么变化,①②③项说法符合题意,④排除,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生活
?
材料二?下列二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生活
?
(1)材料一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发生哪些变化?(4分)请说明其原因。(4分)
(2)流行的服饰也是社会发展、变化状况的一个缩影。结合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阐述这一说法。(4分)
参考答案:
(1)变化:①人们的服饰、生活风俗发生了变化(或答穿旗袍、剪辫子、禁缠足等)(3分)②民众思想观念的变化或妇女地位的提高(1分)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辛亥革命对社会风气的影响、西方思想文化传入的影响。(4分,只要答出后两点即可得4分)
(2)图一反映了中苏关系的友好(或学习苏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2分,只要答出中苏关系友好即可得2分);图二反映了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富足。(2分,只要答出改革开放即可得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先秦古籍《礼记·乐记》记述:“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这表明
①人们很早就探索物质利益关系?②理学萌芽于先秦时期
③反对泯灭天理而为所欲为?④天理与人欲之辨由来已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来进行选择,由“灭天理而穷人欲者”③的说法恰好相反,而理学并非源于先秦时期,所以②的说法也不对,由此选择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某历史学习小组在“少数民族风云人物系列”中选取了以下三位历史人物:松赞干布、
阿保机、忽必烈。上述人物共同的历史贡献是?
A.完成本民族统一,创建政权
B.结合汉字创制本民族文字
C.仿效中原官制建立政治制度
D.促进西南民族地区的开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政协会议
B.中共八大
C.亚非会议
D.香港回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