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九)
2019-03-16 07:32:39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又称“三教合一”的主张是在 A.南北朝时期 B.隋朝时期 C.唐朝时期 D.明清时期
|
2、综合题 (26分)自去年以来,习近平就提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论语》 “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 一《礼记‘哀公问》 “人而不仁。如礼何?” “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 (1)根据材料一,概括儒家的思想主张及其在伦理方面的内涵。并指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8分) 材料二 传统的儒家政治,并非一无可取,在几千年与王权又联合有斗争的历史实践之中,积累了丰富的政治智慧:道统与政统的双重权威、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天下、民间的清议传统、文官考试与御史制度等等,这些政治智慧与制度实践以民意为依归、以天理为最高价值,以儒家士大夫为社会中坚力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限制了皇权独霸天下,使得中国政治在若干朝代和历史时期之中保持了清明、理性与有序,使得古老的中华帝国在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和文化多元的土地上,持续了二千多年的文明历史: ——许纪霖《儒家孤魂,肉身何在?》 (2)结合汉代和宋代的有关史实,说明“传统的儒家政治”是怎样“与王权又联合有斗争”的?(8分) 材料三 钱穆一直很推崇古代士人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风范,并在《国史大纲》中屡次推重宋代士大夫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秀才教?’精神。而牟宗三、唐君毅等现代新儒家后来提出了“内在超越”的观点,认为士有—种脱离世俗的思想超越}生。而“内在超越”的说法更因余英时提倡而广为人知。 ——朱儡“国学热”的冷思考 (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传统儒学中的“精华”的现实意义。(10分)
3、选择题 下列选项属于孔子思想主张的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 B.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C.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D.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4、选择题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点是
①反传统、反教条 ②反对君主专制 ③属于资产阶级性质 ④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需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选择题 2011年是王夫之诞辰392周年。与黄宗羲、顾炎武相比,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王夫之思想特点的是( )
A.“颠倒千万世之是非”
B.“天下为主,君为客”
C.“经世致用”
D.“天地之化日新”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