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948年普利策奖获奖漫画《今天的和平》(示意图)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法国作为西方盟国的重要成员,追随美国,坚决不承认新中国……1958年奉行独立自主政策的戴高乐重新执政后……1964年1月18日,中法两国正式达成建立外交关系的协议。……法国是第一个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中法建交使中国实现了与西方大国关系的重大突破,沉重地打击了美国顽固坚持的遏制、孤立中国的政策,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理性看待法国:中法建交始末》
材料三?戴高乐将军警告他的后人“永远不要把法国的命运交到别人的手里”时,不会预料到有一天欧洲的经济和政治版图会呈现在这个样子。不过戴高乐可以感到欣慰的是,
他毕生所追求的法国复兴,通过将“法国的命运交在别人手里”实现了,他的国民在交出自己一部分命运的同时,也掌握了别人的一部分命运。我们还应该为欧洲的一体化记上另外一
大功:欧洲经历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长时间的和平。
——《欧洲由对抗走向统一,国家间相互制衡是必要条件》
(1)普利策奖是当今世界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奖,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此漫画为什么在当年能获得该奖。(3分)
(2)分析材料二中法国对新中国的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其给新中国带来的影响。(4分)
(3)结合材料三,评述法国“在交出自己一部分命运的同时,也掌握了别人的一部分命运”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5分)
2、判断题 “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A.进行反共反苏的舆论宣传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
D.实行军事援助
3、判断题 从2011年开始到现在,阿拉伯世界刮起了一股被西方世界称之为“阿拉伯之春”的颜色革命,从突尼斯到埃及,从利比亚到叙利亚,已经或正在发生着政权的更迭,美国议员甚至狂言“阿拉伯之春”应该进入中国。引起这场所谓“阿拉伯之春”的颜色革命的原因可能是
① 阿拉伯地区的传统地缘战略使得西方国家长期插手该地区事务
② 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普通民众“被剥夺感强烈”
③ 经济全球化背后的不平等和残酷性导致其落后状态固定化
④ 多极化进程中西方国家霸权战略与中国反霸权战略长期对抗的产物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判断题 为了对付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冷战”政策,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重大举措有
①组织经互会?②组织华约?③接受马歇尔计划?④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判断题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是?
[? ]
A.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B.世界面临核战争威胁?
C.美国、西欧、日本成为“冷战”对手?
D.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