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
C.少数民族聚居区普遍建立中小学
D.《义务教育法》颁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义务教育法》颁布从法律上规定了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保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孔子,终其一生他的学说也未能得到当时统治者的赏识。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无为而治的思想不能够被新兴地主阶级所采纳
B.他的学说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C.孔子主张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不符合当时争霸战争的需要
D.孔子一生主要致力于教育事业,对传播他的思想不感兴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一种思想能否被重视要看它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需要。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图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邮政总局发行的一套有关两岸关系的纪念封。其寓意是

A.和平统一反“台独”
B.海峡两岸盼通邮
C.“九二共识”促统一
D.“一国两制”指方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从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从图片中可以看出通过望远镜观察,在海平面上面有一只衔着信件的信鸽,联系题干“20世纪80年代”,可知其寓意是海峡两岸盼通邮,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图片没有体现,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民国初年,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进入一个“黄金时代”,但是发展较快的主要是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部门,这意味着( )。
①中国尚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中国的工业基础还十分薄弱
③民国初年的工业发展无足轻重
④中国工业的发展缺乏技术和资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了“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①②④反映了这种特征,③与史实不符,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丹皮尔指出“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了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运用与发明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运用与发明。”下列哪项发明不能印证这一观点
A.瓦特改良蒸汽机
B.爱迪生发明电灯
C.贝尔发明电话
D.诺贝尔成功研制炸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瓦特改良蒸汽机是为了适应工业革命快速展开的实际需要,这是客观实践需要推动科学发展的事例而非科学研究在前,其后推动实践进步的事例,答案选A,B C D三项均是科学研究在前,其后推动实践进步的事例。
点评:两次工业革命内容的考查是高考中的高频考点,考查的角度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两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及标志;②两次工业革命的具体内容;③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影响;④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比较。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