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当时令人们产生这种担忧的直接背景是(?)
A.俄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30年代大萧条的发生
C.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
D.国家干预经济的实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29-1933年是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时期,大危机使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而这一时期苏联正在进行五年计划,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因此使得人们议论着西方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美国罗斯福新政中,最能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措施是
A.整顿银行,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B.通过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奖励农民调整生产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
D.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以工代赈”既给失业工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又刺激了生产和消费,从而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世纪前期,一位美国总统说:“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 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为我们 自己,也是为全世界。”材料中的“战争”是指
A.林肯为了反对落后的奴隶制度,与南方分裂势力进行战争
B.杜鲁门为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援助欧洲各国
C.富兰克林?罗斯福为应对经济危机,实行政府干预经济
D.富兰克林-罗斯福反对法西斯国家,美国加入同盟国,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结合题目提供的时间是20世纪前期,可以排除AB。根据材料“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再结合该历史时期的特征,最符合的是“经济大萧条”,其“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指的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美国应对经济危机,实行的是政府干预经济。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这主要说明
A.罗斯福准备实行专制独裁
B.罗斯福崇尚计划经济
C.美国受危机打击特别严重
D.罗斯福欲加强政府职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说明罗斯福想要加强政府的行政职能,所以D项符合材料含义,A B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C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主旨不符。
点评: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中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是最为直接的因素,这场经济危机出现使美国面临社会生产遭遇极大破坏之外,还引发了美国严重的社会危机,例如法西斯势力的兴起而总统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则这场危机的后果更为严重,此种背景之下罗斯福新政应运而生。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他对美国开出应对“大萧条”的良方是
A.实行计划经济
B.以供给创造需求
C.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D.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错误,计划经济是苏联实行的经济模式,是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明显不符合美国的制度;B项供给学派的观点,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于美国的学派;C项是经济危机发生的重要的政策,与题干明显不符。D项正确,罗斯福新政的最主要的特点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点评:罗斯福新政是罗斯福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核心是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在新政中,率先建立和恢复银行信贷体系,恢复人们对银行的信心,从而为其他各项工作的进行奠定了基础。调整工业生产,调节农业生产,建立社会保障措施等一系列的措施的实行恢复了经济的运行。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