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光绪年间的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百货阗(充满)集”“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这反映出
[? ]
A.民族工业集中于上海
B.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上海成为国际大都会
D.中国“闭关锁国”局面开始被打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据《南浔丝市行》记载:“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
A.上海开放为通商口岸,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生丝
B.清政府废止“重农抑商”政策,工商业得以发展
C.中国纺丝业使用新式机器生产,自然经济瓦解
D.苏杭地区传统纺丝业衰弱,上海近代纺丝业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世纪中后期,中国的关税税率大大低于当时的西方各国。这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①涌入了大量外国商品②冲击了中国小农经济
③促进了城乡经济发展④导致了农产品大量出口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苏、锡、常、镇地区以往很少种桑养蚕,1865年之后则“日渐加多,渐可与浙相埒(同等)”。这反映了当时的上述地区
①部分农产品商品化②自然经济基础受到削弱③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④农业经济作物生产扩大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是
[? ]
A.自然经济的解体
B.民族工业的产生
C.贸易中心的转移
D.传统丝织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