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文化大革命”前期抵制“左”倾错误的重大事件是
A.“一月革命”
B.“二月抗争”
C.“批林批孔”
D.“四五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结合题干要求首先可以排除AC,这不是抵制“左”倾错误的表现,其次D项不符合题干的时间要求“文革前期”。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图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破坏了中国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可以推断出它符合A太平天国运动的特征,B义和团运动不反对本国封建统治,C辛亥革命和D北伐战争均与材料中特征不符,故答案选A。
考点:中国近代史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
点评:中国近代史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是高考中的常考点,但难度较小,考查角度多涉及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识记能力,但近年来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或从新史观的角度看待传统重大历史事件的情形以越来越明显,希引起注意。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1915年离开中国的俄国人赛可夫回国后,把在中国生活的十五年期间的所见所闻写了篇“备忘录”,他的回顾性材料中不可能包括
A.听见别人喊他的一位华人朋友为“先生”
B.乘坐了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
C.在北京观看电影《定军山》的首映演出
D.在报纸上看到关于同盟会成立的新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注意题干时间“1915年”,A项习俗的变革及旧的礼仪制度被废除是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C项在1905年拍摄;D项出现在1905年成立。因此ACD均可能提到。B项错误,首条航线是在1918年出现。故选B。
考点:近代社会习俗与交通的变化
点评:近代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新思潮也逐渐传入中国,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礼仪、习俗等社会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以文件的方式废除了旧的礼仪,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近代交通和通信的变化等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这种观点
A.要求废除天主教及其教会
B.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C.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辩护
D.表达了对民主政治的向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即是因信主义,也就是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这是宗教改革时期改革派的核心教条,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表述错误,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是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们的渴望。
考点:欧洲宗教改革运动
点评:欧洲宗教改革是在文艺复兴的基础上爆发的又一次政治、思想解放运动。其不仅进一步推动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而且也使得宗教对欧洲的政治统治现状快速瓦解,最终使教权低于并服务于 王权,有利于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与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的说法不确切的是
A.康有为较早介绍马克思主义,并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鼻祖
B.朱执信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
C.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号召中国人向十月革命学习
D.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介绍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