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试题《古代中国的经济》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中提到的证据有两个,其一是诗歌属于文学记载,其二属于出土的文物;这其中没有涉及到③史书记载和④民间传说。故此题应选A项。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注意题干是“从经济的角度看”,由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可见明清时期在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即资本主义萌芽,故选C项。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日本、朝鲜来华的遣唐使,通过贡赐关系与中国建立了变相的官方贸易往来。海上民间贸易也日益发展。唐代地理学家贾耽说,中国海船从广州经南海到波斯湾的巴士拉港,全程需三个月。这条航线把中国和以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为首的东南亚地区、以天竺为首的南亚地区、以大食为首的阿拉伯地区,通过海上丝绸贸易连接在一起。宋朝的泉州商人李充,就曾“自置船一只携带各种丝绸和瓷器到日本贸易”。为了管理海上贸易,从唐朝开始专门设置了市舶司。到了宋代,市舶司的收入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建炎二年(1128年),市舶司的收入占国家总收入的20%。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1500年以后欧洲商队路线图
材料三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宋时期中国海外贸易的主要特点。(6分)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海外贸易的中心和贸易方式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8分)
(3)阅读材料三,指出与古丝绸之路相比,新丝绸经济带在地域上有何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有利因素。(6分)
参考答案:(1)海外贸易覆盖范围广;官方贸易与民间贸易并举;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海外贸易收益较高;海外贸易以丝绸、瓷器为主。(6分,3点即可)
(2)以大西洋沿岸为中心;殖民贸易为主。(4分)
原因:新航路的开辟和海外殖民活动的拓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4分)
(3)不同:增加了西南地区;与亚太地区紧密相连。(2分)
有利因素:改革开放和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外交政策的调整;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民族政策的实行;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发展;(4分,4点即可)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通过贡赐关系与中国建立了变相的官方贸易往来。海上民间贸易也日益发展”可知官方贸易与民间贸易并举;“中国海船从广州经南海到波斯湾的巴士拉港,全程需三个月。这条航线把中国和以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为首的东南亚地区、以天竺为首的南亚地区、以大食为首的阿拉伯地区,通过海上丝绸贸易连接在一起”可知海外贸易覆盖范围广;“为了管理海上贸易,从唐朝开始专门设置了市舶司”可知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市舶司的收入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建炎二年(1128年),市舶司的收入占国家总收入的20%。”可知海外贸易收益较高。
(2)本题考察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和结合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据图中可以看出贸易中心是在西欧;贸易的方式主要是殖民贸易。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杨的原因是新航路的开辟和资本主义萌芽以及殖民扩张的影响。
(3)本题考察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和结合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据图中可知旧的丝绸之路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再根据史料可知新丝绸之路新增加了西南地区;并与亚太相联系。因素方面主要说明是政治和经济上的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经济的发展;对外关系上的政策调整;世界范围上看是由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唐宋的对外贸易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美国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曾说:“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指的是
A.贾思勰
B.徐光启
C.邓稼先
D.袁隆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题目中“丰衣足食”指的是物质农业收成,四个选项中只有袁隆平的籼型农业水稻品种的改进提高了农业的产量,所以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孙中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