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
[? ]
A.中国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广泛的盟友
B.中苏同盟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
C.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实现了明显的转变
D.“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后来曾回忆说:“这个公报宣读的时间不过3分钟,却是20世纪70年代最为震惊世界的大事”。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当时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听到这个公告后气愤地说:“这简直是流氓行为,他不允许别人与人家建交,自己却跑到上海发表什么公报。”尼克松和田中角荣所说的公报是指?
[? ]
A?.《波茨坦公告》
B.《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公报》
C.《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D.《中美联合公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亚非会议能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它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
B.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推动
C.亚非各国间不存在矛盾和分歧
D.亚非各国有团结反帝反殖的共同愿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本原因应该从亚非国家有团结反帝、反殖、反霸的需要方面来考虑。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不是会议成功的根本原因,只是起到了缓和与会国之间矛盾,促进会议成功的作用。故选D。
考点:万隆会议
点评:1955年4月18日--24日,亚非会议在万隆召开。这是亚非地区举行的没有殖民主义者参加的第一次历史盛会。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总理在大会发言,阐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和政策,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各国普遍接受,为会议成功奠定了基础。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近年来,中国领导人在国际上提出了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倡议,受到国际舆论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好评。对于中国这一倡议的正确理解应是
①“和谐世界”的概念源于中华文化传统中“和”的精义
②表达了中国政府对当今世界的深刻分析和战略选择
③强调了文明的多样性,也赋予了中华文明新的历史责任
④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美好的合作范式,并正面回应了“中国威胁论”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12年8月4日,中俄否决了有关制裁叙利亚的决议草案。中国此举的目的是捍卫《联合国宣言》,维护叙利亚的领土和主权及中东地区的和平。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②积极维护地区的稳定和世界和平?
③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维和行动需要参与国派出一定数量的军队在联合国统一部署下进行, 在叙利亚问题上,中国没有派出维和部队,排除含③的选项。从材料“中国此举的目的是捍卫《联合国宣言》”可以看出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积极地维护世界的和平,中国的外交是以独立自主为基本的外交政策的,因此答案为C。
点评:建国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国际中发生的事件的本身的是非曲直做出自己的判断,并积极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自己的影响。在50年代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了日内瓦国际会议和万隆会议等,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开始发挥着积极地作用。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更加注重以联合国为中心的活动,维护世界的和平。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