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春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春联内容的演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春联中,反映建国后50年代后期社会状况的是
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抗战胜利一元复始;和平建国万象更新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时间限定:50年代后期,C反映的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的社会状况。A属于井冈山根据地时期;B属于抗战胜利后;D属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有评论说,20世纪 70年代,中国结束了“黑云压城城欲摧”的被动,打赢了一场
“隐形的世界大战”。这主要是指
A.彻底摆脱了苏联的威胁
B.迫使美国调整对华政策,从敌视走向缓和
C.赢得了第三世界的信任与支持
D.抵制了西方和平演变,巩固了社会主义政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20世纪70年代,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外交从中美关系正常化开始,有了重大突破。中日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国际上掀起广泛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梳理二战后中美关系的走向。
?
?时间
?特征
.?形成原因
第—阶
段
二战结
束到20,
世纪60
年代末
中美关系
处于对抗,
状态
?美推行反共、反社会主义和反人民民主国家的全球霸权政策;在此期间,支持蒋介石发动反共内战、侵朝、入侵台湾海峡、侵越等;把矛头指向社会主义中国
?
第二阶
段
20世纪
七从十。
年代?
中美美系缓和,结束对抗,两国
关系走向正常化
美国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侵越失败,在苏美争霸中相互削弱并处于劣势,迫使美国调整战略和对华关系。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美国霸权政策遭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对,中国得到世界人民特别是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
?
第三
阶段
20世纪
90年代
以来?
中美关系时而紧张,时而缓和
?美国“和平演变”在东欧、苏联得逞,使之加紧对中国的“和平演变”,不断制造矛盾和摩擦,这是由其本质决定的。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国际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中美经济交流日益扩大?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时人记载道:“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这则材料反映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B.外国商品对中国传统家庭手工业的严重冲击
C.松、太的棉纺织水平急剧下降
D.中国手工棉纺织品价格下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圣旨诏书的开头语,常多“奉天承运”,梁山好汉也不得不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来做打家劫舍的事业。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中国古代封建迷信盛行
B.君权至高无上,可以无限扩张
C.君权神授理论已提出并得到社会认同
D.此种提法来源于道家的学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内容反映的只是个现象,并不能说明中国古代封建迷信盛行,所以排除A项。B项为无关项,材料内容并没有涉及到此内容。D项内容与材料内容相反,故答案选择C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美国中华会馆主席张自豪说:“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中央政府的支持
B.“一国两制”的保障
C.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D.投资环境的好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的理解。由“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得知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一国两制”的保障。所以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