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91考试 网-- | -->
1、判断题 标志着我国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已基本解决的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私营工商业的改造结束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D.中共“八大”召开
2、判断题 中国古代字典中本无“啤”字。“啤”字是根据英、德、法文的头两个字母的发音新创造的,所以在近代中国的一个时期内,许多人把“啤酒”称为“卑酒”。这反映出 ①西方饮食习惯影响了中国传统食俗? ②西式食品成为国人饮食的组成部分 ③西餐成为近代中国饮食变迁的主流? ④物质生活变迁与文化变迁相互交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判断题 下图为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中央政府的机构分布图, 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B.丞相是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 C.太尉和廷尉都是武官,共同管理全国军事 D.建立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形式
4、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书同文”原本是孔子提出的文化理想。孔子的孙子子思作《中庸》,引述孔子的话说:“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当时主要是小篆和隶书。大约郑重的场合用小篆,一般的情况用隶书。 不过,所谓“书同文”,因秦王朝统治之短暂,并没有真正完成。“书同文”的事业在汉初继续进行,实际上到汉武帝时代才可以说逐步走向定型了。经过了这一转折,汉代的文字和先秦的文字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以致汉时的学者已经难以通晓先秦的文字。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1)据材料概括“书同文”的历史进程。(6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书同文”。(9分)
5、判断题 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君主猎得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引发大夫恻隐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董仲舒的断案体现了(? ) A.兼爱 B.以礼入法 C.致良知 D.仁政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