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罗斯福总统不顾丘吉尔首相的反对,坚持在《大西洋宪章》中写进这样一段话:“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各民族中的主权和自治权有横遭剥夺者,两国俱欲设法予以恢复。”《大西洋宪章》签署后,美国认为大西洋宪章的原则适用于全世界,但英国认为宪章只适用于欧洲。这表明当时英、美两国
[? ]
A.在援助苏联打击纳粹德国的问题上出现分歧?
B.在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问题上立场相同
C.在安排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问题上存在矛盾?
D.在废除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问题上步调一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危急中华地,千里炮声隆。惊落芦沟晓月,仗武势汹汹。我自堂堂华夏,更有文明雄史,奋起九州同。砥柱中流稳,倚剑敢屠龙。
双关捷,百团战,展威风。敌前敌后、南北游击任从容。国际同盟携手,粉碎黄粱美梦,梦断听丧钟。试看乌云散,日照漫天红。
——盛晓虎《水调歌头·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
(1)“惊落芦沟晓月,仗武势汹汹”是指什么?(2分)“奋起九州同”有何含义?(2分)请用史实证明。(4分)
(2)请列举“国际同盟携手,粉碎黄粱美梦”的史实两例。(4分)你认为在当前我们纪念抗战胜利有何现实意义?(3分)
参考答案:(1)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挑起全面侵华战争。(2分)
含义: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2分)
史实:国民党组织凇沪会战等;共产党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等。(4分)
(2)举例:苏军出兵东北、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4分)
意义:以史为鉴,珍视和平。(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运用知识解题的综合能力。第(1)问中第一小问对应材料一,从材料一中“芦沟晓月”不难概括出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全民族抗战的角度思考作答;第三小问结合所学从国共两党组织抗战的方式去综合归纳答案。第(2)问结合抗日战争中反法西斯联盟对中国支援从苏联出兵中国东北以及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的视角分析作答即可;第二小问围绕纪念抗日战争对世界和平发展作用角度概括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二战”期间的战役中,与斯大林格勒战役作用一致的有:
①中途岛海战
②阿拉曼战役
③不列颠之战
④淞沪会战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解。斯大林格勒战役最大的作用就是扭转了二战的局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具有相同作用的还有中途岛海战和阿拉曼战役。结合所学知识得知③④与题干不相符合。B正确,所以本题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罗斯福与丘吉尔交谈时曾提议给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一个名字,丘吉尔脱口而出:“The Unnecessary? War(不必要的战争)!”。可见丘吉尔认为这场战争之所以发生,主要是由于
A.德国法西斯势力的迅速膨胀
B.英法等大国的领导人决策不当
C.1929年经济危机的发生
D.希特勒这一人类恶魔的出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意日等国家走上法西斯主义极权政治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之间的激烈竞争和尖锐矛盾
B.人民群众不满动荡的局势转而支持极权政治
C.三国内部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
D.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打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学生识记和归纳史实的能力。极权政治建立的共同规律是统治阶级面临严峻的经济危机与社会矛盾感到现有的统治秩序无法维护自身的利益,于是垄断资本家寄希望于独裁统治,德意日三国法西斯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上台的,所以B项是明显错误的。A 、D两项与意大利法西斯上台不相符。因为意大利法西斯上台是巴黎和会后不久,当时帝国主义矛盾相对缓和;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打击则是意大利法西斯上台后发生的。C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