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旧唐书·西戎传》中记载了这样一首歌谣:“高昌兵马如霜雪,汉家兵马如日月,日月照霜雪,回手(注:翻手,形容快)自消灭。”歌谣所反映的这一冲突发生在
[? ]
A、汉武帝时
B、光武帝时
C、唐太宗时
D、唐高宗时
2、判断题 唐太宗打败突厥以后,在其故地设置羁縻府州。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评述正确的
①对民族地方的直接统治方式②由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都督、刺史
③都督、刺史官职可以世袭④其居民不编户籍,不上贡赋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判断题 时势造英雄,英雄影响时势。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有无数杰出人物,以其思想和行动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展,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材料二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肢以啖腹,腹饱而身毙。”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表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
——《贞观政要》
材料三 是岁(贞观4年)断死刑二十九人,几致刑措(民不犯法,刑无作用),东至于海,南至于岭(岭南),皆外户不闭……
——《旧唐书·卷三太宗本纪》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卷198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张和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指出唐太宗的思想与孔子政治主张的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三,归纳唐太宗的主要政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相关史实,简述材料一孔子政治主张的积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题 从“丈夫誓许国”(杜甫《前出塞》)和“归来报天子”(王维《从军行》),以及“将军天上封侯印,御史台中异姓王”(岑参《九曲词》)中,可以看出他们
A.将爱国与忠君相互混淆
B.投笔从戎以期加爵封侯
C.仇视周边少数民族政权
D.既报国忠君又追逐功名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贞观年阿官民比例1:2.05万,官员少而精,投入少,产出多。在机构协调方面,唐代为解决三省之间因为纷争而引起的事久不绝,特将门下省的议事机构政事堂作为协调三省的部门。政事堂制度建立后,皇帝的命令也必须经政事堂宰相们议决、通过、加印方能生效,皇帝不经政事堂而直接法令,是违制行为,下属机构有权不承认、不执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皇帝因独断专政而作出错误决策。它的出现,既保证了决策的准确性,又避免扯皮、冲突现象的发生……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 1934年12月1日经国民政府行政院批准行政效率研究会正式成立,旨在增进中央及地方的行政效率,该会正式成立后,工作积极进行,范围逐渐扩大,引起各界的关注,舆论界对其多予肯定并寄以厚望。……行政效率研究会通过调查研究,就中央及地方行政组织及其运作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与弊端提出改善的途径与方法,供有关当局参考,如果国民党的领袖人物和国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能够择善而从,当可推动当时的行政改革,提高行政效率。但是,在国民党派系纷争、人治高于法治的情况下,即使从纯技术层面来进行行政改革仍不可避免触动某些利益群体而招致重重阻碍,敷衍塞责、徒托空言的现象比比皆是。行政效率与政制关系密切,而政制的改革必然牵涉党派与政争,尤为重要的是,在忽视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前提下,一味追求行政效率的提高,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这大概正是南京国民政房虽倡导行政效率运动仍不免悲剧结局的重要原因。
——孙宏云《行政效率研究会与抗战前的行政效率运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认为,南京国民政府倡导的行政效率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