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新中国成立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演变经历了“鼓励发展——根本改造——销声匿迹——有益补充——共同发展”的五部曲。“销声匿迹”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大规模工业化的需要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材料有效信息及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的能力。材料中的两个关键信息是“新中国成立后”和“非公有制经济”,结合所学的知识应该不难把“销声匿迹”与“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联系起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由此,他比喻(?)
A.人性生来就是恶的
B.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已的规律
C.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很重要
D.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兼用法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欧真的衰落了吗?以其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而言,西欧的地位无疑是一直在下滑的。这样的下降是伴随着欧洲之外的一些国家的崛起而出现的,这些新崛起的国家成了世界经济的新的参与者,比如,美国、日本、印度和中国等等。但是,这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西欧落后 了,因为,在这种下降的后面,是西欧经济发展自身的协调性和全面性更强了。在协调性和全面性方面,西欧恐怕在许多方面至今仍领先于世界,它在近几百年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精华,比如科技、制度和社会的规范,甚至社区文化,至今仍在全世界流行,并被认可为先进的东西。正因如此,“西方”概念已经超越了地理空间,成了“先进”代名词流行在非西方国家中,甚至是后者的目标。
——摘编自孔寒冰《西方真的衰落了吗》(2007年11月16日《环球时报》)
英《经济学人》杂志刊登14页的封面故事《中国崛起之威胁》。这篇报道的作者爱德华·卡尔在特别报道的开篇用“卧薪尝胆”的典故比喻了中国的发展。文章详细地讲述了中国春秋末期越王勾践如何以阶下囚的身份卧薪尝胆,最后击败吴王夫差的故事。
中国自鸦片战争后,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今年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与家喻户晓的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如出一辙。
报道称,勾践的典故用来比喻中国再恰当不过了,而且这也解释了很多人对于中国的发展感到“威胁”的原因,他们害怕受到中国的“报复”。但实际上,中国专心搞经济建设,选择的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通过许多方法努力去安抚这个焦虑的世界:不断承诺崛起会和平进行,通过平等谈判解决与邻国之间的领土纷争,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到联合国维和任务及国际救援中去。
哈佛大学学者保罗·科恩认为,当今的中国虽然是勾践卧薪尝胆的典型例子,但是这个“勾践”只是在自我发展和奉献,而不是为了报仇雪恨。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2月10日
西方衰落了吗?中国崛起了吗?大国的兴衰,是渐进的,还是突然的?评材料中关于西方衰落和中国崛起的观点。(要求:围绕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评分标准:
一等(12—10分)①观点明确,须有概括性表述;②史实准确,能充分支持观点;?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①观点明确,表述较充分;②史实基本准确,尚能支持观点;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O分)①观点不明确或无观点;?②史实不准确或无史实;?③表达不清。
参考答案:
观点一:西方已经衰落了。
史实:西欧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一直下滑;西欧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下降,以欧洲为主导的国际格局让位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美国、日本、印度和中国等国崛起冲击。
观点二:西方并未衰落。
史实:西欧经济发展自身的协调性和全面性的逐渐增强;西欧的科技水平在世界上仍处于领先地位;西欧开创的现代民主政治制度和社会规范仍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借鉴采用;欧盟仍是当今世界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
观点三:虽然西欧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一直下滑,但并不能说明西方衰落了。
史实:参照观点一、二。
观点四:中国的崛起:现代中国迅速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中国崛起会给中国和世界带来难以估计的发展机会;中国发展的成功就是世界发展的成功,反之,中国发展的失败就是世界发展的失败。中国在谋求和平崛起时,首先要敦实崛起的国内基础。中国的崛起不会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
本题解析:本题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阐释和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该题型的特点是难度较大,但开放性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历史小论文(观点类)要把握三个步骤:明确作者的观点,亮明自己的观点;要能够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地对观点进行精要论证,在这个方面注意论据全面、详实;最后可以总结一下。就本题而言,可以认为西方已经衰落了,也可以回答西方并未衰落。当然也可以取折中的观点,但是不管选择的是哪一种观点都要进行详细的论证。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以下名句,哪一句更适合评述詹天佑
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B.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C.勿屈己而徇人,勿沽名而钓誉
D.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在对历史人物熟悉的基础上就可以知道是詹天佑,他为了中国铁路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37 年,宋子文以低于市场价格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这说明(?)
A.官僚资本与民族工业合资经营,互利双赢
B.官僚资本实力雄厚,领导了民族工业
C.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的侵蚀
D.民族工业依靠官僚资本以谋求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中“宋子文以低于市场价格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说明以宋子文为首官僚资本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压榨,故选择C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