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前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克服经济危机采取的相同做法是
[? ]
A.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B.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放弃关税壁垒
D.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时,凯恩斯把那些上街购物的家庭妇女称作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多制造一些商品”。从经济学来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是
A.看到了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B.表明生产与消费之间不存在矛盾
C.表明扩大消费是对付经济危机的一种手段
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在解答本题时,既要注意题干中“经济学”的限定,又要结合背景去分析,凯恩斯当时倡导消费爱国,是为了发展生产,摆脱危机,凯恩斯认为刺激消费、扩大需求是对付经济危机的有效办法。C.表明扩大消费是对付经济危机的一种手段,这一说法最切合题意。故此题应选C项
点评:凯恩斯主义基本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评价:①积极作用:取代了过去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②局限性:它并不能够消除经济危机,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逐渐陷入“滞胀”状态。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33年12月31日,凯恩斯《致美国总统的公开信》在《纽约时报》上刊发。在信中凯恩斯敦促罗斯福将NRA(国家复兴总署)束之高阁,他将NRA称之为一个“戴着复兴假面具而实质上也许会阻碍复兴”的机构。这说明此时的凯恩斯?
A.已改变了其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
B.找到了拯救美国经济的良方
C.希望通过促进公众消费和开放市场来恢复经济
D.反对政府扩张权力破坏国家机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凯恩斯是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的创始人,他主张国家采取措施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故A、B、D均可排除,C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近期一本财经图书《货币战争》名列畅销书榜首。该书作者把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归结为国际银行家为获取暴利而阴谋制造的结果。对此你认为这场危机爆发的原因应该是
①股票投机活动猖獗,金融市场极不稳定
②政府干预社会财富分配,导致财政干预过多
③联邦政府权力过大,在经济活动中不堪重负
④超越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消费模式,加剧了生产和需求的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主要考查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结合所学经济危机爆发主要是股票投机引起,直接原因是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故①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②③均属于罗斯福新政特点,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他对美国开出应对“大萧条”的良方是
A.实行计划经济
B.以供给创造需求
C.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D.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错误,计划经济是苏联实行的经济模式,是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明显不符合美国的制度;B项供给学派的观点,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于美国的学派;C项是经济危机发生的重要的政策,与题干明显不符。D项正确,罗斯福新政的最主要的特点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点评:罗斯福新政是罗斯福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核心是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在新政中,率先建立和恢复银行信贷体系,恢复人们对银行的信心,从而为其他各项工作的进行奠定了基础。调整工业生产,调节农业生产,建立社会保障措施等一系列的措施的实行恢复了经济的运行。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