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08年11月潍坊市北四县高二阶段性评估5题)《朱子语类》说:“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材料反映了当时儒学的主张是
A.重视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作用
B.要用心去体会理的存在
C.要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去体会理
D.要“存天理,灭人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题干的材料可知,题干说的是格物致知,而格物致知的含义就是通过研究一个一个的外界事物去体会,然后得出道理和规律。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表(表中数据为1863—1912年的企业个数)所反映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创办的特点,正确的是(?)
上海
| 广东
| 江苏
| 天津
| 江西
| 浙江
| 四川
| 山东
| 湖北
| 河北
|
46
| 101
| 30
| 2
| 5
| 10
| 5
| 3
| 3
| 10
|
山西
| 北京
| 安徽
| 福建
| 广西
| 辽宁
| 内蒙
| 湖南
| 吉林
| 陕西
|
6
| 6
| 9
| 3
| 2
| 4
| 1
| 1
| 3
| 1
|
A. 投资规模大,资金多?B.轻工业发达
C.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 D.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与史实不符合,并且与材料内容无关。B项内容材料信息中也没有体现,所以排除B项。D项内容与表格信息不符合,上海、广东、江苏等都是在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所以答案选择C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大会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此,大会作出了重大战略决策。”这次大会
A.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B.为三大改造奠定了基础
C.是一次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
D.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信息可知,本次大会是中共八大。A是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中共八大召开于三大改造完成之后,B错误,D是对“大跃进”运动的评价。C项是对中共八大的正确表述。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国妇女在古代和近现代的不同际遇,反映了社会文明的演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妇女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丈夫死了,“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二程全书》)?
“问,妻可出(休)乎?”程子曰:“妻不贤出之何害?”(《性理大全》)
宋代之后“女子无才便是德”逐渐盛行。《颜氏家训》主张“妇女只许粗识柴米鱼肉数百字,多识字无益而有损也。”?
《女儿经》:“为甚事,裹了足,不因好看如弓足,恐她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约束。”
(妇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仪礼》)
材料二:见图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材料—中古代妇女受到种种压迫的具体信息。(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妇女问题上中国古代思想家有哪些不同的主张。(3分)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维新派、革命派、民主主义者和新中国人民政府在妇女解放方面做出的贡献。(4分)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女性获得解放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1)政治上:男尊女卑,无政治权利;经济上:依附男性,无财产权继承权;文化上:无受教育权;婚姻上:从一而终,无幸福权;社会上:无地位和独立人格;身心上:被迫缠足,一夫多妻等。(4分)
(2)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宋明理学家(二程、朱熹)提出“失节事大”的纲常名教;李贽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说教,肯定寡妇再嫁。(3分)
(3)维新派主张“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废止缠足法令;民主主义者: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新中国:颁布法律,男女平等。(4分)
(4)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进步;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有利于女性?充分地实现自身价值。(4分)
本题解析:本题从一个特殊的视角,即女权的进行考察。(1)主要从材料“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女子无才便是德”、“裹了足,不因好看如弓足,恐她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约束”中提取妇女受压迫的具体信息;(2)要依据所学知识,从众多思想家的主张中找出和妇女地位有关的观的具体信息;(3)要分别结合维新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四个时期分析;(4)答案比较开放,可以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点评:古代妇女地位地下,不仅没有政治地位,在经济上也无权。宋明理学对妇女的钳制作用更为明显。到了近代,伴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妇女的地位逐渐地提高,有形和无形的束缚逐渐的取消。新中国成立后,才真正取得完全的平等地位。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7分)人类的思想文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这一历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
(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山鼻祖,下面是位于山东曲阜的孔子讲学处——杏坛。假设你是孔子的学生,请简述孔子当年讲学的主要内容。(5分)

(2)儒家学说创立后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填写下列表格。(5分)
时代
| 人物
| 主要思想主张
|
战国
| 孟子
| ①
|
荀子
| ②
|
南宋
| ③
|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张之为三纲,纪之为五常”
|
明末 清初
|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 ④
|
(3)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根据材料归纳董仲舒提出的思想主张。概况指出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思想的主要原因及影响。(3分)
(4)与老子、孔子同时代,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许多伟大的精神导师诞生。他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面对世界,面对人。
古代希腊哲学家是如何关注人自身发展的,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加以说明。(4分)
参考答案:(1)仁(仁者爱人)、礼(克己复礼)、为政以德
敬鬼神而远之
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独立思考、实事求是等
(2)
时代
人物
主要思想主张
战国
孟子
①
仁政、民贵君轻
荀子
②
以礼治国,礼法并施
南宋
③
朱熹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张之为三纲,纪之为五常”
明末
清初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④
反对专制
工商皆本
经世致用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汉武帝统一大业的需要)
儒家思想从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