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3-16 08:33:52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战国时邹衍用五行相胜说来解释朝代的变更,创立了五德始终说,按他的说法,夏禹是木德,商汤是金德,周文王是火德。秦始皇采用此说,把秦朝定为 A.土德 B.金德 C.水德 D.木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chǔ)锭次,以纸钱置坟头。”该材料中的习俗 A.起源于明朝中期 B.仅流传于中国北方 C.受外来文化影响 D.受宗法制的影响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大意为清明节人们扫墓,为坟墓除草添土,烧纸祭拜祖先,表达对祖先的缅怀之情,该习俗的产生受到宗法制送宗敬祖的影响,所以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贾谊。治安策》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建诸侯而少其力,少力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主要因为 A.形成中朝机构 B.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C.汉武帝削弱王国势力 D.汉武帝实行刺史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材料三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回答: (1)材料一中左图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结合材料二概括这一制度对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2)材料一中右图反映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三省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样设置有何目的? (3)材料三中军机处的职能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4)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参考答案:(1)特征:权力高度集中(或皇权至上)。(2分)作用:奠定了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有利于农耕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利于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8分) (2)三省六部制,(1分)关系: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和监督。(2分)目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1分) (3)职能:跪受笔录,上传下达。(1分)作用: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2分) (4)趋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2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图片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从材料一左图中可以看出“皇帝”“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左图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基本特征是权力的高度集中。结合材料二“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可以得出其积极作用。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图片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从材料一右图可以看出“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等信息可知,右图所反映的是政治制度是三省六部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省之间是相互牵制和监督的关系,其目的分化相权,强化皇权。 (3)本题考查的是军机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的军机处的职能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的军机处设置,其主要作用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可以加强皇权,一是提高了行政效率。 (4)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论证和阐述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的所体现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关系,二是皇权和相权的关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2分)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人类通过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时,由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民族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人类的政治文明体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朝革命是如何打破部落政治局面的?汉朝时期在官吏选拔上又是如何打破贵族政治局面的?(2分) 材料二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2)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的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3分) 材料三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之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在笼子里,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布什在国庆日演说(2004年7月4日)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笼子”指什么?(2分)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3分)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近现代西方国家政治发展总的趋向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周朝:实行分封制。(1分)汉:察举制和征辟制。(1分) (2)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分)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制内阁,“国王统而不治”;(1分)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1分) (3)“笼子”指的是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2分)制定了1787年宪法;总统是美国政府的首脑,经公民投票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总统必须执行国会通过的各项法案,并接受国会和司法部门的监督。(3分)趋势:政治民主化。(2分)
本题解析:(1)周朝通过层层分封,打破部落政治格局;汉朝通过察举制等制度,依据人的品德打破了贵族政治的局面;(2)英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大致包括《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制内阁的逐渐形成和议会改革等方面,要注意答题的全面性;(3)美国的三权分立将总统“关在了笼子里”,即总统的权力受到立法和司法部门的制约,接受它们的监督。从材料二英国政治权力的转移到材料三美国总统被“关在了笼子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可见一斑。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察举制、征辟制;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议会改革;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三权分立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