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世界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C.人民掌握国家权力
D.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得以彻底消除
2、判断题 新中国实行比族区域自治制度最早的法律依据应该来自于
[?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判断题 深圳沙头角镇的中英街是深圳和香港的分界线。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中英街凭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免税商品,达到鼎盛。但1998年中英街的游客便从平均每年1500万人回落至800万人,2002年则只有128万人。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②经济特区和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③中国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④互联网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判断题 宋楚瑜说:“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连战说:“我们是一家人。”这表明“台湾乃中国之台湾,民族乃中国之民族,土地乃中国之土地”。因此我们“共同的大事”是
①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 ②两岸和解 ③中国人要重新振奋起来 ④反对“台独”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判断题 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
(1)据材料一概括张传玺教授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光荣革命以后的300多年,英国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前进……它是英国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外人对这种方式评价如何,其优劣得失如何,它确是地地道道的英国的。
——钱乘旦《英国——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模式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中国民族多,而又互相杂居,这样的民族分布情况,就不可能设想采取如同苏联那样的民族共和国办法……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我们这种内部、外部的关系,使我们不需要采取十月革命时俄国所强调的实行民族自决、允许民族分立的政策。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3)据材料一、材料三分析我国没有实行“如同苏联那样的民族共和国办法”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