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一)
2019-03-16 08:39:21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19分)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晁错说:“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定居);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汉书·食货志》 (1)归纳材料一的治国思想,并对这一思想的实践效果进行简要评价。(6分) 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主之所欲也,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产生的背景。(4分) 材料三: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 ——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 (3)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最初的主张是什么?材料三中所提的“办法”与最初的主张有何主要变化?(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2分) 材料四:英国于1946年8月通过国民保障法,规定投保职工在就业、退休、怀孕、工伤、疾病、死亡等情况下可以申请补助;11月通过国民医疗保健制度;1948年颁布国民援助法,由政府拔款给贫困者以社会违法救济。德国也通过保险、救济、补助等社会保障手段来缓和私有制和竞争所必然的社会冲突。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等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国家如何确立福利制度?(2分)这种制度有何作用?(3分)
2、选择题 有学者评论某思想家时说:“以其对策,开创了儒家伦理政治理论步入政治殿堂的历史。”这位思想家是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黄宗羲
|
3、选择题 下列有关宋明理学的评述,正确的有 ①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道思想而逐渐形成 ②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③王阳明创立“心学”,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④理学和心学成为明清时期的官方哲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4、选择题 下列哪些是孔子的思想主张
①“仁者,爱人” ②“克己复礼,以为仁”
③提倡“民贵君轻” ④“制天命而用之”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5、综合题 某班同学以“明清社会转型期的思想”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探讨了以下几方面的课题。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课题一 历史观问题
孔子厚古薄今,向往尧舜禹的时代和西周的礼乐文明。他不满于当时的“礼崩乐坏”,反对违背周礼的行为以及改革旧制度的举措。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意为:“周朝的礼仪制度依据夏商两代,丰富多彩,我主张周的礼制”)。这种政治立场和历史观,深远的影响了后世的儒家。
王夫之认为:尧舜之时“国小而君多,……而暴君横取,无异今川广之土司(指的是西南地区尚处于原使落后状态的少数民族的首领),吸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