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古代商业的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A.商朝出现最早的货币
B.私商兴起于周朝
C.魏晋南北朝时商业发展繁荣
D.宋朝时农产品商品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它标志着
A.社会主义改造最终完成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C.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D.计划经济体制最终确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代表大会,从法律上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是在1956年;而c项是在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后;D项也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 之后确立的。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近代以来有三种主要的社会学说,据此,各国建立起独具特色的政治经济制度。阅读以下表格,甲、乙、丙三国分别是
A.德国、英国、苏联
B.苏联、德国、英国
C.英国、德国、苏联
D.英国、苏联、德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甲中“政府的权力应该缩小,不必干涉经济事务,应该自由订约、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可知该思想是自由主义,英国率先采用自由主义,成就了英国世界工厂和世界霸主的地位;从材料乙中“以民族国家的最高利益为前提”可知该思想是民族主义,德国率先采用民族主义,完成国家统一,实现了工业化;从材料三中“废除私有财产制度,将主要财产如土地、矿产、机器、交通工具等,都改为社会共同所有,而由社会集体控制”可知该思想是社会主义(或马克思主义),苏联率先采用社会主义,迅速实现工业化,故答案选择C项。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革命。
点评:工业革命本质上是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考 对其考查主要集中在:(1)从英国的角度,工业革命是英国崛起的重要表现,是英国政治、经济、文化、对外扩张的必然结果。高考命题往往站在大国崛起的角度,要求考生正确分析英国爆发工业革命的原因。(2)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工业革命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环境的破坏和贫富分化的加剧,近几年高考试题要求学生能够辩证地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3)从全球的角度,工业革命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步伐。高考试题要求学生辩证地分析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对外扩张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南海一号”:海上丝绸之路的荣光》一文中说:“据记载,东南亚一些国家在中国陶瓷传入以前,多以植物叶子为食器。宋瓷输入后,他们改变了过去‘掬而食之’的饮食习俗,用上了精美实用的瓷器……”其核心观点是
A.东南亚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B.中国陶瓷受到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欢迎
C.中国瓷器在宋朝开始外传
D.贸易交流有利于促进文明进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信息来看是中国瓷器的传入改变了东南亚人的饮食习俗。由原来的用树叶装食物到用瓷器装食物,体现出瓷器传入促进了其生活水平的改善。AB在材料中有所体现,但不是核心观点;C不对,中国瓷器在宋朝之前就开始外传?,因此选D。
考点:古代手工业
点评:材料型选择题特点:在题干中引入一些材料创造新的问题情景,结合材料设计选项。考查阅读、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由于受“一标多本”的影响,选择题偏重于提供新情景、新材料,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的以“能力立意”为主,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下列作品与《追忆逝水年华》风格一致的是
A.《西风颂》
B.《等待戈多》
C.《人间喜剧》
D.《十日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现代主义文学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典型。材料中《追忆逝水年华》的写作风格显然是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