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1656年,清廷“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并“不许片帆入口”,同时颁布了“迁海令”,在沿海制造无人区。该政策的最大影响是
A.打击了中国航海业
B.脱离了世界发展大势
C.影响了商民的收入
D.丧失了外贸主动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体现的是闭关锁国政策,四个选项的叙述均是该政策产生的影响,但最大的影响是D项。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游离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之外,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导致了近代的落后挨打,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因此选B.
考点:闭关锁国政策
点评:评价闭关锁国政策①积极作用:清政府试图通过“闭关政策”,对内加固自身的统治,对外进行民族“自卫”。这种消极防御手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②消极作用:它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关于明代海禁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其根源是小农经济
B.直接原因是倭寇和西方殖民者的侵扰
C.禁止民间出海贸易
D.政府始终严格执行海禁政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明代倭寇消除后曾一度开放海禁,并未一直执行。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写道:“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下列对“停滞于静止状态”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口多,消耗大,影响社会财富的积累?②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③土地私有制的长期存在?④作者的结论是基于横向比较研究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1776年的中国属于封建社会的末期,清朝时期;这一时期政府推行重农抑商及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丧失了扩大世界贸易的可能,形成近代中国的落后。故②正确;材料认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是与西方国家相比的,故④正确。选C。①项说法错误;并不是土地私有制的长期存在导致了清朝时期的停滞。故排除③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海禁政策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对禁奢侈政策表述有误的是
A.是抑商政策的辅助政策
B.奢侈之风往往自上而下蔓延
C.提倡节俭
D.多半取得真正实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列宁认为,既然我们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我们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生产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中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生产”即允许在一定范围上发展国家资本主义,这正是新经济政策的核心,BCD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