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33—1936年美国政府给一些企业悬挂蓝鹰标志,其目的是
A.调整农业
B.整顿银行和金融体系
C.复兴工业
D.社会救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罗斯福新政的理解。所谓蓝鹰标志是指,凡是遵守《全国工业复兴法》的企业,给企业就可以悬挂这一标准。其目的是复兴工业。另外从材料中关键词“企业”,我们也可以判断出,为C,其它几个选项不涉及企业。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第一部《农业调整法》规定:通过同生产者签订合同和对参与播种面积控制计划的农场给以直接补贴方法,使农场主自愿减少农产品播种面积。1938年又通过新的《农业调整法》规定:“由新成立的商品信贷公司以略低于1909~1914年‘平价’的价格标准向农民贷款;如果农产品价格下跌至低于政府定价,则农民可以在市场上出售剩余农产品以归还政府贷款。”以上法令表明美国政府
A.持续推动缩减农业生产规模
B.着手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
C.对农业调整方向发生了新的变化
D.认识到稳定农业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33年政府恶意的调整方式是直接补贴,而1938年则是采用市场经济手段来调整,政府通过调整去影响市场供求关系,来达到调整农业的目的,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29年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因为
A.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B.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世界性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题干的核心信息是,美国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到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世界贸易的范围、规模进一步扩大。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大落后的亚非拉地区沦为欧美工业化国家的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市场是连接各国经济的纽带,也是传播经济危机的重要途径,因此选择D。A不符合史实,排除。B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题干的要求,排除。C是1929年大危机的特点,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罗斯福在《向前看·在路上》写道:“由于被剥夺了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为了支持其自身工业发展并照顾其自身的失业问题,其他工业国家不得不寻求发掘新的市场。”材料表明作者
A.认同社会救济的作用
B.强调恢复银行信用的意义
C.肯定美元贬值的效果
D.认可调整农产品结构的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由于被剥夺了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等信息可知,罗斯福新政增强了美国商品的竞争力,排挤了其他国家的商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政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干预经济,主要采用的经济理论是
[? ]
A.凯恩斯主义
B.自由主义
C.重商主义
D.“人民资本主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