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十年动乱给共和国带来严重损失,我们从中得到的最深刻教训是
A.千万不要以阶级斗争为纲
B.要民主不要集中,防止出现个人崇拜
C.一定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D.坚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判断题 “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岸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些论述最早出自
A.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
B.1979年《中美建交公报》
C.1979年邓小平与卡特会谈纪要
D.1982年中美发表有关军售台湾问题公报(即“八·一七公报”)
3、判断题 “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
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
②“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
③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
④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判断题 唐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变动时期。从分期角度提出“唐宋变革”首推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1910年他在日本《历史与地理》上发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提出唐和宋在文化性质上有显著差异。下列支持这一结论的历史依据有
①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②程朱理学的出现
③交子的出现?④世俗文化兴起
A.①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大运河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展现着古人的聪明才智;它又是一条血泪之河,浸透着无数黎民百姓的苦难。自古以来,人们从多个角度,对京杭大运河进行着不同的解读。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一诗里赞颂这条大运河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论禹功不较多。”
材料二《隋唐时期手工业分布和大都会》与《元代大运河》图

材料三?运河沿岸的一组风情图

(1)据所学知识及《隋唐时期手工业分布和大都会》图,分别指出连接海河与黄河、黄河与淮河、淮河与长江、长江与钱塘江的各段运河的名称。
(2)结合所学隋唐史的知识及《隋唐时期手工业分布和大都会》图,说明大运河之“功”。
(3)对照材料二中的两幅图,指出大运河出现了什么变化?你认为这一变化有何作用?依据隋唐及宋元时期相关历史知识,分析说明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4)京航大运河曾是国家的生命线,维系着封建王朝的兴盛。康熙、乾隆南巡是运河航运和运河文化发展的最高峰,清末民初大运河逐渐衰落了。当今,我们在怀念大运河昔日辉煌的同时,更应该关心它的未来。切实保护并科学利用运河,让古老的运河永远充满活力,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请结合材料三,谈一下你在这方面的见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