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首次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
[?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邓小平视察南方讲话?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改革开放后,既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又有利于农村的现代化建设的措施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组织劳务输出
D.发展乡镇企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澳大利亚学者费约翰将20世纪中国的国际形象的转变过程概括为“醒起来,站起来,飞起来”。其中标志着中国“飞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中华民国成立
C.新中国成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醒起来,站起来,飞起来”分别是指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因此选D。
点评:?概念型选择题主要依据基本历史概念来命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和理解阐释能力,要求对历史概念能准确理解,并对其内在规律和本质进行把握。此类题在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概念,备选项则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在题干中经常出现的主要标志性词语有“内容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准确的理解是”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
A.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深化了改革开放
C.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D.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两者都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C到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大跃进”的影响
C.国民经济的调整
D.自然灾害的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