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六)
![]() A.欧元的使用使欧洲一体化成为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进程 B.欧元的诞生有利于欧洲经济稳定地发展 C.欧元的诞生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完全实现 D.说明欧元已经成为“欧洲单一货币”,政治上的统一指日可待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二战后根据布雷顿森林会议签订的协议,构建了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这一体系的显著特征就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危机的背景下,美国一度出动军用飞机紧急空运黄金供应伦敦黄金市场,其目的就是要稳定美元地位和价格。故选择C。
小题2:从现在的情况看,欧元诞生后,并未使欧洲经济更稳定,希腊等国的债务问题,导致整个欧洲经济风雨飘摇,欧元本身也岌岌可危,B错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路还很远,跟本谈不到完全实现,C错误;欧元并非欧洲的单一货币,仍然有欧洲国家使用原来的本国货币,比如英国就仍然使用英镑,D错误。只有A项符合“欧洲一体化”题意。
小题3:从图中可看出,韩国某一汽车产品的零件有很多是其它国家生产、制造,说明了②③④正确,①无法从材料中获得认识。故选择C。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图为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它发射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康乾盛世时,对于山区、海滩、北方边疆地区土地进一步开垦,使当时全国耕地数额超过此前任何一个时期。以下对这种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和原料
B.直接导致了我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C.加速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资源枯竭的过程
D.是我国封建经济逐渐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历史结论的能力。从题干中可知由于人口的增多,荒地大量开垦,同时当时自然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社会,所以A、B错误。农耕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封建经济逐渐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正确的答案为C,因为康乾盛世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人口增多,人口与土地的矛盾趋于尖锐,绕山造田、围海造田和毁牧造田现象大量出现,从短时期看,耕地增加了,从长时期来看,破坏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弊大于利。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20年的《新妇女》登载了一篇文章,说:“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 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材料主要表明在婚姻问题上,作者
A.提倡婚姻自主
B.听从父母之命
C.遵从礼教风俗
D.推崇新式婚礼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近代社会风俗习惯变化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父母之命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 说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旧礼教已经行不通,要求婚姻自由的观念冲击着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点评:近代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工业文明逐渐地发展,辛亥革命的进行,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民主平等观念的进一步的传入使得人们的婚俗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礼仪等社会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材料一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国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
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我们采取“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也不是玩弄手法,完全是从实际出
发的,是充分照顾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二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材料三《海峡两岸亲人见面》的图片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依据。这种政治构想在我国已有什么成功的
实践范例?(3分)
(2)据材料二,说明造成诗人离愁别绪的历史原因,目前影响最终消除诗人离愁别绪的因
素有哪些?(3分)
(3)联系材料二、三,你有何认识?(4分)
参考答案:
(1)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实际要求,港澳台的历史和现实情况。
香港、澳门。
(2)国共双方内战的遗留问题。台独势力的干扰;少数西方反华势力的阻挠。
(3)海峡两岸人民都渴望统一;统一是大势所趋(有相近意思即可给分)。
本题解析:本题在考查学生阅读史料的基础上考查了“一国两制”的提出背景及实践情况。
第一问:主要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概括该构想的依据;
第二问:是对学生联系所学知识的考查,具体考查学生对造成海峡两岸不统一的历史原因的
认识,及影响海峡两岸关系的因素;
第三问:相对比较开放,要求学生能从海峡两岸、人民、统一等角度谈认识。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