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56-1966年,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成功探索有
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③中共“八大”的召开
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注意两个关键词:“1956—1966年”“成功探索”。三大改造发生在1953—1956年,不属于题目要求的时间段;“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是“成功的探索”,故排除①④。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A.工业化抗美援朝三大改造
B.“一边倒”人民公社“另起炉灶”
C.“大跃进”两弹一星和平共处
D.合作化求同存异三个面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要理解“过渡时期”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故A符合。B人民公社是1958年发动的;C大跃进也是1958年发动的,两弹一星是六七十年代成就;D三个面向是八十年代提出的。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其创始国不包括?(?)
A.法国
B.英国
C.荷兰
D.卢森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图为近代中国茶叶新式销售渠道示意图,该流程图反映出(?)

A.茶叶出口数额远超内销
B.外国商人在华合法设厂
C.外销型农产品形成规模
D.自然经济体系完全解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从图片看不出出口多还是内销多,因此A项错误;外国商人在华合法设厂材料无体现,因此B项错误;自然经济完全解体说法错误,自然经济的解体只是在局部地区,部分程度上解体;题干说明从茶农到洋行外销型农产品形成一定销售渠道规模。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张居正(1525—1582年)于明神宗万历年间,连续10年担任内阁首辅,期间他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整顿。尤其在内政方面,他上疏请行,提出著名的考成法,方针是“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在他的奏书中有如下两条:
其一,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定立期限,并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作底册,另一本送六科,最后一本呈内阁。
其二,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对所属官员承办的事情,每完成一件须登出一件,反之必须如实申报,否则以违罪处罚;六科亦可根据账簿登记,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违者限事例进行议处;最后内阁同样亦依账簿登记,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 上述做法改变了过去三年考察一次地方官、六年考察一次京官的规定,把考察官吏与限时办结事务相结合,并依事务办理情况追究责任人。
——摘编自《张居正传》
(1)根据材料,概括张居正“考成法”的主要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考成法”的主要作用及对今天廉政建设的启示。(9分)
参考答案:
(1)特点:考核内容明确;赏罚分明;
考核体系健全,互相监督;
考核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性强;
考核结果实用权威。
(答出其中3点即可;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6分)
(2)作用: 提高行政效率;廉洁官吏队伍;维护政治清明;(3分)
启示:1、注重考核,以提高效率、保证工作实效。
2、要注重上下级间的相互监督,完善督察、监察制度。(或提倡司法与监察独立于政治之外)
3、要注重对己有制度的推陈出新
4、加强考核既是对官员负责也是对政府负责。
(答出其中3点即可;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6分)
本题解析:
(1)该问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概括能力。“考成法”令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定立期限;“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每月逐级监督并考核事务完成质量;考核官员赏罚分明;考核结果实用权威。
(2)“考成法”把考察官吏与限时办结事务相结合,并依事务办理情况追究责任人,整顿了吏治,提高了行政效率。第二小问属于开放性的问题,考生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