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我国少数民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主要是通过?(? )
①民主改革 ②土地改革 ③习俗改革 ④民族区域自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君主猎得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引发大夫恻隐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董仲舒的断案体现了(? )
A.兼爱
B.以礼入法
C.致良知
D.仁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董仲舒认为大夫私自放走小鹿是受母恩的感化,于是对大夫减轻了处罚。这体现了他以儒家伦理纲常为主、以刑法为辅的断案思想,将仁爱思想体现在法律条文中。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
B.礼法并用
C.人性本恶
D.君舟民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战国时期荀子是一位承儒启法式思想家,其思想中主要以儒家思想为主,如主张君舟民水;同时,荀子思想中也有法家思想的因素,韩非子即是荀子的学生,韩非子思想中继承了荀子的大量思想主张,在人性方面,荀子主张人性本恶,这与法家相同,只不过荀子主张通过道德教育使人性由恶变善,而法家则主张通过严厉处罚抑制人性中的邪恶,所以答案选C,A B D三项不符合法家思想的特征。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06年香港《文汇报》指出,香港回归十周年,不但没有出现像西方媒体曾说“香港将死亡”的预言,而且继续成为世界走向中国的道路,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道路。这说明:
A.“一国两制”是香港繁荣的根本保证
B.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优越性
C.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保障了香港繁荣
D.社会主义制度不适用于香港社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香港回归十周年,不但没有出现像西方媒体曾说“香港将死亡”的预言,而且继续成为世界走向中国的道路,说明“一国两制”的实践有利于香港的繁荣和稳定,BD不是对“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理解,C说法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隆兴元年(1163年),朱熹对宋孝宗进言:“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下列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
A.“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
B.“存天理,灭人欲”
C.“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D.“学者须先立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查理学。朱熹的意思是皇帝虽然贤明智慧但是“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故要格物致知,选择A项。B项是讲的伦理道德,主张人的行为应该服从理的要求;C项主张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D项主张立志。因此BCD项均与材料无关。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