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王安石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最根本的相同点在于( )
A.变法目的
B.变法方式
C.变法结果
D.变法影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两次变法都是地主阶级推行的,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司马光)批评青苗法的执行,……令“贫富相兼,共为保甲”,贫者得钱后无力偿还,“吏督之急”则逃散四方,“富者不去则独偿数家所负”。……推行青苗法的提单官以多贷为有功,不问民之贫富,强行“抑配”,各级官吏则假新法之名而徇私舞弊,与民争利,搞得“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李存山《王安石变法的再评价》
材料二?中国传统士大夫对聚敛之臣素所轻视,至于政府经商(均输、市易)、放利(青苗),更认为不成体统。……一般地主奸商,因奸利被夺,亦推波助澜,更增反对的声浪。……当时所有的名臣……或被告排斥,或自动求去。他(指王安石)全力提拔的吕惠卿却是暗中伤他、只求得保一已权位的奸人。?
——李定一《中华史纲》
材料三?(青苗法)与今世银行所营之业相近,青苗则农业银行之性质也,……夫笼天下之货而司以官吏,……以国家为唯一之资本家,为唯一之企业家,更无第二者以与之竞争。……然其果可行与否,犹未敢断言也。……现今之经济社会,惟有听其供求相调剂,而自至于平。所谓自由竞争者,实其不可动之原则也。……国家为唯一之兼并者而莫与抗焉,则民之憔悴,更安得苏也。?
——梁启超《王安石传》
请回答:
(1)青苗法的实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作用?据材料一、二指出,青苗法为什么会招致社会议论和反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一、二,你认为确保社会改革措施顺利贯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梁启超认为青苗法有什么缺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提出这些言论的主要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作用: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原因:青苗法在推行过程中,富户为贫者担保,损害地主的利益;各级官吏强行摊派,徇私舞弊,增加农民的负担;统治集团内部认识不一;王安石用人不当。
(2)主要因素:改革要兼顾各方利益;执政者要廉洁奉公、团结一心;用人要德才兼备;落实措施要到位。?
(3)缺陷:国家把持借贷,与民争利。目的:借鉴历史经验教训,宣传维新变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王安石变法中,起到“农时不夺而民均”作用的是?
[?]
A.保甲法?
B.均输法?
C.农田水利法?
D.免役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王安石变法中的青亩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似之处有:
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②限制官僚地主的利益
③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北宋政治家王安石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朝廷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何谓三冗?天下有定官无限员,一冗也;天下厢军不任战而耗衣食,二冗也;僧道多而无数,三冗也。三冗不去,不可为国。
——《宋史》卷二八四
材料二?安石曰:“所以不足者,由未得善理财之人耳。”
光曰:“善理财之人,不过头会箕敛,以尽民财。民穷为盗,非国之福。”
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饶。”
——司马光《传家集》
材料三?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的商人的要求……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
——谷霁光《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社会现象给北宋中期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2分)
(2)材料二反映了王安石怎样的理财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的理财观在其变法中是如何体现的?(5分)
(3)材料三对王安石变法持何态度?理由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财政危机,积贫积弱。(政府财政入不敷出、阶级矛盾激化、边患危机)(2分)
(2)理财观:“民不加赋而国用饶”;(2分)体现: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既保障了政府财政收入,又减轻了农民负担。市易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3分)
(3)态度:基本肯定;(1分)理由:变法增加了财政收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
本题解析:
(1)该问考查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据材料一“朝廷有三冗”,即冗官、冗兵、冗费,“以困天下之财”,导致政府财政困难,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2)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围绕理财措施的争论,注意从材料中提取双方各自的观点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结合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加以说明。
(3)依据材料三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分析回答。材料三认为王安石变法“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其主流应该肯定”,可见作者对变法持基本肯定的态度。
点评: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1、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3、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4、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