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
这种主张应出于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大概意思是:确定了分配的方式却没有管理的制度,故而立下了法律;法律虽然确定了,却没有掌管的,所以设立了官员制度;官员制度设立了却没有办法达成统一,故而君主就出现了。可见材料论述君主专制的主张,这属于法家思想,故D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辛亥革命后,社会上流传着一首打油诗:“大半旗妆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对此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诗中涉及服饰改革和不缠足两种社会现象
②当时服饰改革迅速推广到全国各地
③服饰改革紧跟社会变革的步伐
④国人的服饰明显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材料反映了中国辛亥革命后人们的服饰改革和不缠足两种社会现象,诗中“大半旗妆改汉装”中的“大半”可以看出并非全国流行,而且实际情况是农村的传统服饰和缠足现象非常普遍,排除②;“旗妆”改“汉装”与西方工业文明不相关,排除④。
点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贵族的统治,和会习俗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们在日常礼仪上,在穿衣上更加现代,裹脚习俗逐渐被废等。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辛亥革命的政治方面的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观点,与墨家思想相符合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清心寡欲,顺其自然
C.善用权术,建立权威
D.爱人如己,崇尚和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墨家最主要的思想是“兼爱”与“非攻”。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周恩来说:“原想再关一年的门,现在看来是关不了的.新中国的声誉是很高的……有欲关不能之势。”毛泽东肯定地说道:“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最早体现这一思想的外交活动是?(?)
A.参加万隆会议
B.参加日内瓦会议
C.参加26届联大
D.毛泽东出访苏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这是日内瓦会议后的一番谈话。A项是在1955年;B项是在1954年;C项是在1971年;D项是在建国初期的1949年和1957年,但是毛泽东的出访并不能看做走出去的外交活动,而是封闭性的结盟活动。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建国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国际中发生的事件的本身的是非曲直做出自己的判断,并积极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自己的影响。在50年代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了日内瓦国际会议和万隆会议等,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开始发挥着积极地作用。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更加注重以联合国为中心的活动,维护世界的和平。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不包括(?)
①提出工业化的主张?
②提出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③提出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任务?
④提出了土地改革的任务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