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假如你是汉代的一名学生,若想进入全国高等学府接受教育,你应该去(?)
A.长安、太学
B.洛阳、书院
C.南京、国子监
D.曲阜、孔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察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在中央设立太学,同时,下令在各郡县设立学校。若想进入最高等学府接受教育,只能去长安的太学。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二战后,西欧国家逐渐走向联合,形成欧共体.推动欧共体成立的根本动因是
A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B面对美苏争霸,维护自身安全的需要
C在资本主义世界想与美、日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D想摆脱美国的控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面是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
?
| 1953~1957
| 1958~1962
| 1963~1965
|
流入重工业的资金(%)
| 38.7
| 54.9
| 48
|
流入农业的资金(%)
| 7.6
| 11.4
| 18.4
|
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
| 53.7
| 33.7
| 33.6
|
决定上表中资金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A.国家经济政策? B.经济发展规律
C.产业结构现状? D.国际关系格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953—1957一五计划期间,受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的影响,流入重工业的资金比重较高,1958——1962年间,受大跃进运动的影响,流入重工业的资金比重进一步上升,1963——1965年间,受八字方针的影响,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流入重工业的资金比重下降,流入农业的资金比重上升,因此决定上表中资金流向的主要因素是国家经济政策,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上海之有德律风,始于壬午季夏,其法沿途竖立木杆,上系铅线,线条与电报无异,惟其中机括不同。传递方法,只须向线端传语,无异一室晤言。”该材料反映的是(?)
A.电话传入
B.电灯传入
C.电报传入
D.英语传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德律风”是英语”电话”的音译,再联系题干信息”沿途竖立木杆,上系铅线,线条与电报无异,惟其中机括不同。传递方法,只须向线端传语,无异一室晤言。”说明是有线电话的通话功能,,因此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了历史文物。这说明?( )
A.我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B.我国已经全面迈向小康社会
C.我国的棉布生产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D.政府仍然排斥市场经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20世纪50—70年代,由于实行计划经济,物资比较贫乏,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供应,人们的生活水平总体比较低;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商品供应量大幅增加,政府取消了实行了几十年的票证供应。取消票证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故选A。
点评:新中国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变革:
(1)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经济。
(3)20世纪90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