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教育是立国之本,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教育的传统。下图所反映的情景应该发生在

A.1977年夏季
B.1977年冬季
C.1978年夏季
D.1979年春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77年邓小平推动恢复高考,考试时间为当年冬季,反映了国家对人才需求的急迫。教材中的照片考生穿的也都是棉衣。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观察下图,图一反映的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图二的内容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
? ? ? ?图一?图二
A.反对皇权专制
B.反封建礼教
C.反殖民侵略
D.反教会压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十日谈》把矛头主要指向天主教会和教士,《红楼梦》主要反映了封建制度走向衰落;A是启蒙运动的矛头所在,B是《红楼梦》的作品内容,两者均没有C的内容。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历史学家认为17世纪后期科学思想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提供了先决条件,17世纪后期科学思想革命中最重要的先驱是
A.达尔文
B.牛顿
C.伽利略
D.法拉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知识的能力,注意时间“17世纪后期”即可解答,伽利略生活在17世纪前期排除。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之所以说鸦片战争不可避免,其主要原因在于
A.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加紧对外扩张
B.中国奉行闭关自守政策,不利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
C.中国在经济和军事上极端落后
D.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更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的销售市场来完成其商品输出,貌似强大的清政府就成了英国侵略的目标。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韩国在经济发展起步时期,实行了“不均衡增长”战略,具体做法有?
①优先发展出口工业
②重点支持大企业
③首先发展先进工业区
④先农业现代化,后工业现代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据教材介绍,韩国实行的是先工业现代化,后农业现代化。故④错,排除含有④的选项,选A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