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北宋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口号,改革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主要偏重于理财。下列措施与理财相关的是: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保甲法
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积贫——富国
B.积弱——强兵之法
C.“三冗”——取士之法
D.保证时间——免役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取士之法主要是针对“三冗”中冗官现象而提出的解决办法。并不针对冗兵、冗费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宋史·食货志》载:“(北宋)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焉。”造成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宋初冗官,吏治腐败
B.战事不断,农民破产
C.巩固政权,不抑兼并
D.佛教寺院强占民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剥夺了功臣宿将的兵权,但鼓励他们“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对兼并土地采取放任态度。地主占有大部分土地,自耕农不多,而且成为兼并对象,三分之一的自耕农沦为佃农。地主还采用各种手段隐瞒田产,少交赋税。北宋中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故此题选C项
考点:北宋土地兼并的原因
点评:宋代阶级矛盾激化的原因,对于这一知识点要熟知激化的原因是什么。(1)宋代建国后,不但不抑制兼并,而且纵容功臣、大将们兼并土地。土地买卖与典卖相当普遍,土地集中的趋势加速,农民失去土地的数字在增加,“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2)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却很少交纳赋税,富者有田无税、贫者产去税存,中小农户的赋税沉重。(3)与少数民族战争不断,加重人民负担(4)灾害频繁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主要是为了
[? ]
A、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
B、打击朝廷的腐败势力
C、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
D、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世纪的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欧洲
A.王权神圣不可侵犯
B.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
C.国王相信“君权神授”
D.教会主宰精神世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王安石变法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这主要反映了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