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法律获得全国人大通过的先后顺序是 ( )
①《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②①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考查相关法律颁布的先后顺序,只要准确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有关欧洲共同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旨在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B.是美苏“冷战”的直接产物
C.带动了欧洲的政治一体化进程
D.进一步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题为“‘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图片展览,下列各项不可能入选的是(?)
A.香港人民的政治经济生活
B.澳门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
C.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成就
D.港澳与大陆经济文化交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一国两制。根据所学知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民族政策,一国两制是祖国统一的指导方针。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36分)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多样的世界
材料一 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但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上述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
(1)概括材料一中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8分)
材料二

(2)阅读图1至图4,以世界洲际贸易的发展为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二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14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3)世界是联系的,也是多样的。结合“洋务运动”、“辛未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史实,回答:中国的有识之士是如何立足国情、学习外来文化的?中国取得了哪些具有自身特色的成果?(14分)
参考答案:(1)各文明都认为神灵在世界中占有统治地位;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能清晰认知的世界范围相对狭小;与其他文明之间缺乏交往和认识。
(2)示例1:
公元1400年之前,古代人类活动分为若干区域,彼此虽有联系但不密切。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海上丝路,但欧亚与非洲、美洲的直接交往较少;贸易以农业和手工业产品为主;世界各地以局部性贸易为主,缺乏稳定的洲际贸易路线,这与生产力水平低下关系密切。
1400~1800年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欧洲人的贸易范围扩展到全世界。他们通过三角贸易从美洲和非洲掠夺大量白银、黄金,并用来购买亚洲商品运回欧洲。中国和印度曾经成为白银汇集的中心,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20世纪,在工业革命推动下,新的交通手段和贸易路线出现了。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在世界贸易中居于支配地位。印度河中国等地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起来。
20世纪90年以来,信息化革命使得世界联系有了突破性发展。网购让洲际贸易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这一时期美国在世界贸易中保持了领先地位。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迅速发展壮大。
示例2:
从发展程度看,世界贸易经历了从局部、间断、缓慢逐渐向全局、密切、快速的发展过程。古代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海上丝路,贸易以地方物产交换为主,与其他地区联系较少。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这与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等因素密不可分,世界经济开始呈现出全球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成为更先进的联系方式。
从贸易过程中反映的科技进步看,古代贸易借助人力和自然力,近代则以工业文明成果为主,如轮船、火车等,20世纪90年代后,网购成为更便捷的贸易方式。
从贸易中心的变化看,古代以区域贸易为主,没有世界性贸易中心。1400~1800年间,中国和印度是白银流向的中心,西班牙和葡萄牙一度成为大西洋贸易的中心。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后来美国又取而代之。如今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3)参考答案要点: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以“自强求富”为目标,掀起洋务运动,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主,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建立同盟会,提出革命纲领,领导武装起义,推翻了封建帝制。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经过长期斗争,建立并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为“中体西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道路。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 “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 得出各文明都认为神灵在世界中占有统治地位,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上述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得出三者所能清晰认知的世界范围相对狭小;再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前,世界各大洲相对隔绝,各文明之间缺乏交往和认识。
(2)阅读图1至图4,并结合所学知识,图1反映的是公元1400年之前,新航路开辟前,各大洲虽有联系但不密切,世界各地以局部性贸易为主;图2反映的是1400~1800年间,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开展后,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加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图3反映的是19~20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图4反映的是20世纪90年以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开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也可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科技进步、国际贸易中心的变化等角度角度进行阐述。
(3)第一小问结合“洋务运动”、“辛未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个历史事件的内容回答,洋务运动,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辛亥革命主张推翻清政府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实行民主共和。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经过长期斗争,建立并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小问结合“洋务运动”、“辛未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个历史事件的成果回答,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并向社会主义道路过渡。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各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改变这个现象是在?完成后。
A.“一五”计划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新中国成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新中国成立后,为迅速改变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1953年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根据总路线,确立了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一五计划规定迅速把中国由一个农业国变为工业国。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建成了鞍钢公司三大工厂、长春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局面,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所以应选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