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图反映了中国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的巨大作用,除此之外4万亿元投资主要投向重大基础设施,还有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增加就业的巨大作用。在1929年经济危机过程中,美国也采取类似的措施是

[? ]
A.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
B.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蓄保证公司
C.奖励农民压缩产量,调整生产结构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十万美国人申请向苏联移民,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① 美国经济出现了大萧条?② 美国人口多导致生存艰难
③ 苏联迅速走向工业化?④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观察与阅读下列材料

国家复兴管理局总部领救济的队伍
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阿诺德?汤因比
回答:
(1)当时人们为什么思考和议论“西方的”的命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一著名的实践对这些“思考”和“议论”作了成功的回答?其本质特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本质特征对战后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有何重要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本质特征是:在确保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大规模干预社会经济生活(或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或调整生产关系),缓和阶级矛盾。
(3)国家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或普遍强化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农业调整法》规定:“对自愿减少耕地的农民给予补贴:对与政府合作的农业给予商品货款,而将其耕地面积减少30%的棉花种植者可用其收成作担保……”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改革措施其直接目的是(? )?
①调整全国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②克服生产的相对过剩
③提高农产品的价格? ④保障农民的最低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 )
A.南京国民政府政策倡导
B.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
C.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世界,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同时也促使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强烈的质疑,上述材料所述现象即是此种情况的反映,所以答案选C,A项说法错误,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B项是上述现象产生的结果而非原因,D项说法不够准确,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了广泛传播,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
点评: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带来空前的灾难,但与此同时也将资本主义社会引向了另个一更高的发展阶段。高考对其的考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爆发的社会背景及其表现;②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③传统“自由放任”政策失败的原因及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