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既是巩固统一的需要,也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一方面,秦建立在灭六国的基础上,秦把一切从中央到地方的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避免地方权力膨胀威胁中央,这有利于统一,也推动了多民族的国家。另一方面,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封建地主经济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来保护他们的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维护封建经济的基础。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表格中的秦朝地方行政分为两级制到两汉时期的三级制,而隋朝又退回到两级制的时代,唐末则又由两级制变为三级制,这说明在地方行政制度到底是几级的决策中存在游移不定的现象,这恰恰说明其中充满矛盾和困惑。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台湾学者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政治结构是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凸显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特征,贵族政治是以血缘世袭为特征的,所以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也就是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故答案选C,A B D三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贤臣、清官、天使都是人们对于理想执政者的称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墨子认为,治国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诸葛亮在文章中写道:“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朱元璋对礼部臣僚们说:“为天下者,譬如作大厦,大厦非一木所成,必聚才而后成,天下非一人独理,必选贤而后治。故为国得宝不如举贤”。
一一摘自《中国古代廉政建设经验》
(1)材料一中,三位历史人物之见解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政治两方面简析我国古代社会造就“贤臣”的历史条件。 (2分)
材料二 宋代著名清官包拯、元代高官耶律楚材和杨朵儿只,明代清官况钟、海瑞,也都有类似的境遇,在皇帝支持时,成绩斐然;而一旦失去皇帝支持,就遭到排斥,甚至被罢官坐狱。
一一《清官考辩》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并指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历史根源。(4分)
材料三 封建阶级的‘清官’,他们的‘清’,就‘清’在政治上忠于皇帝,忠于朝廷,忠于封建的法律制度,在思想上遵守封建的纲常道德,在经济上于合法剥削之外不贪或少贪非分之财,如此而已。作为封建阶级专政工具的官吏,他们在阶级斗争的实践中是属于剥削者、压迫者的阵营,而同被剥削、被压迫的农民相对立的。这是一条不容混淆的基本的阶级界限。
一一摘自《<海瑞罢官>代表一种什么社会思潮》〈人民日报》1965年12月29日)
(3)材料三是用什么方法评价历史上“清官”现象的?(2分)指出这种评价方法的缺陷。
(2分)
材料四 美国1 787年宪法的奠基人麦迪逊曾说: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刺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对政府进行“控制”,启蒙思想家提出了什么构想?(2分)
这些构想对近代中国政治变革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参考答案:(1)共同点;任用贤臣是治国安邦的关键。(2分)历史条件:传统主流思想倡导“仁
政”、道德、气节;科举制度的实行(或监察制度、谏官制度的制约等)。(2分,言之成理,一条即可)
(2)现象:皇帝是否支持成为清官政治上沉浮的关键。(2分)根源:君主专制制度。(2分)
(3)方法:阶级分析法。(或阶级斗争思想、“左”的思想等)(2分)
缺陷:不能全面、客观公正地去评价历史问题(不实事求是)。(2分)
(4)构想: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社会契约;实行法治等。(2分,任2点)影响:为近代
中国先进分子的政治变革和救国道路探索提供了思想武器,推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罗斯福新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