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学生子游对孔子前后言论不一提出批评,当时批评孔子的人不少,但是自汉代以后不断为孔子溢美,成为天下第一圣人。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孔子时代人们不把他当圣人看
B.被溢美的孔子不是真实的孔子
C.孔子被不断溢美的过程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过程
D.自孔子诞生起就成了政治符号失去原有的真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当时批评孔子的人不少”说明孔子时代人们不把他当圣人看A正确,“自汉代以后不断为孔子溢美,成为天下第一圣人”说明孔子被不断溢美的过程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过程”C项说法正确,B项说法符合史实,D项表述错误,儒家思想被确立为正统思想时孔子的政治符号色彩才开始浓厚起来,所以答案选D。
点评:儒家思想起源于我国春秋晚期,为孔子所创,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大宗,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并未享受特殊礼遇,直到汉武帝时期才确立为正统思想,成为影响此后中国两千年历史的主流思想。直至今日,复兴国学的内容中儒家思想仍占主导地位。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动植物的交换并不限于欧亚大陆和南北美洲之间。整个世界曾卷入这种交换,澳大利亚的情况明显地说明了这一点:澳大利亚现今是诸如羊毛、羊肉、牛肉和小麦之类初级产品的世界主要输出者。而所有这些农牧产品都来源于从外界移入的物种。盛产橡胶、咖啡、茶叶和烟草的印度尼西亚与盛产蔗糖和菠萝的夏威夷的情况也是如此……拖鞋帽贝就是19世纪80年代承随一船牡蛎无意中从美国输出到欧洲的;一种北美飞蛾现在正在蚕食中国中部大片地区的树木;一种来自美国东南部的松树线虫正在杀死日本的黑松树。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谈谈你对全球化的认识。
参考答案:全球化促进了人口在全世界的流动;加强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全球化带来了不同地区动植物的交换,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了有害物种的扩散,造成生态灾难。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本题解析:本题命题角度新颖、独特,通过种族和植物种类的变化反映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特征。一要注意对材料信息的最大限度的提取和利用,二要把这些信息和课本知识有机联系起来回答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在辛亥革命前的中国民族出版业中,商务印书馆一家即独占半壁江山,其他众多出版社无法与其争锋,然而中华书局利用民国成立的政治机会,打出以“养成中华民国国民”为出版原则的旗号,快速崛起,并最终形成“商务”“中华”双雄对峙、共掀波澜的局面。中华书局的崛起说明(?)
A.竞争策略决定着企业的成败
B.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爱国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
D.辛亥革命为民族出版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当中的信息“中华书局利用民国成立的政治机会,打出以“养成中华民国国民”为出版原则的旗号,快速崛起”可见,其出版的原则对于其崛起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与辛亥革命以后国民意识增强的潮流相符合。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的原因:(1)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2)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3)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尤其是1915年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主要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
①《春秋繁露》?②《四书章句集注》?③《儒林外史》?④《孔子改制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道试题考查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和内容限制,特别是内容限制是吸收外来文化。《春秋繁露》 主要吸收阴阳、道家、法家思想形成,都是中国自己的文化;《四书章句集注》吸取佛道思想形成,而佛教是外来文化;《儒林外史》是清代讽刺小说,与外来文化无关;《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为维新变法提供历史依据的著作,把西方的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因此ACD与题意不符,正确的答案选B。
【考点定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A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重视伦理道德;B法家主张“依法治国”; C墨家主张“兼爱、非攻”;D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与题干材料“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相符合的是墨家学说,故选C。
点评: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还可以考查孔子、孟子等思想家的政治主张。如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主张以德治民;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