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爱因斯坦对人类苦难的同情会在下列事件中涌现出来
A.工业革命带来的英国社会下层的苦难
B.君主专制统治下的德国的分裂和混乱
C.拿破仑统治时期欧洲陷于战争的动荡
D.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生命涂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

A.人民公社好
B.敲响大跃进的战鼓
C.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D.农民领取承包合同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是私有制转化为公有制。其它所有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80—90年代形成的大的区域经济集团有
①欧洲联盟
②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
③联合国
④北美自由贸易区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②④均是区域经济集团,符合题意, ③是国际性组织,非区域型经济集团。另外,从形成的时间上也可以排除③,③是1945年成立的。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所说的“没有前途”,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
B.工业区域分布不均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近代企业被军阀破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对于下图支持中国票数持续增长情况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实施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美苏对中国的战略“扶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依据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回顾已学史实可知A是新中国成立初提出的外交方针;B1955年万隆会议中提出“求同存异”方针;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这些因素都推动中国在恢复联合国合法权利时的票数持续增长,C表述正确。D表述有误,60年代初开始中苏关系恶化,1972年中美关系才开始正常化。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