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对中国资本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最早出现于沿海地区
C.受到外商企业刺激而产生
D.始终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对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中国的近代的民族工业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最早是出现在沿海地区自然经济瓦解比较早的地区,是在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和诱导下而产生的。因此ABC均正确。D项错误,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既有被压迫反抗的一面,也有妥协的一面。故选D。
考点: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点评:民族工业是考试的重点内容。民族工业的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在外国资本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下的夹缝中艰难的生存发展。严酷的环境使得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呈现出先天不足,后天发育不良的局面。这决定了中国的资产阶级既有革命的一面,也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一面。民族工业在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辛亥革命的影响,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因日军的掠夺和国民政府的搜刮,是衰落萎缩时期。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顽强生存,其发展特点是
A.严重倒退
B.顺利发展
C.停滞不前
D.曲折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19世纪70-80年代,中国一些民族企业在国内投资却在香港注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本国投资环境较差
B.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C.香港政策自由
D.与国际社会接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有人为简化教材内容,利用公式表示概念间的基本关系,下列表述基本正确的是
①小农经济 =农业+ 家庭手工业
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国家干预 + 垄断资本主义
③发昌机器厂 = 地主阶级+ 近代企业
④资本主义 = 商品经济+雇佣关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和理解,①②④项正确。第③项说法错误,发昌机器厂是1866年由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虹口创办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使用机器生产,属于近代企业,但不是由地主阶级兴办的企业,本题选D项。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点评:关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从题型上看,主要以非选择题为主;从内容上看,多属于综合性试题,从纵向上看,要求认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初步发展、黄金时期等阶段特征;从横向上看,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中国的民主革命形势、社会进步思想、社会生活的变迁联系起来,考查经济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联系。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2007年央视热播的电视剧《大染坊》,叙述了20世纪初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发展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老板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唱道:“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
A.出身贫贱低微,社会地位低下
B.个人情感历经曲折和磨难
C.深受中外反动势力的欺凌
D.商场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刺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深受中外反动势力的欺凌。其它与材料不相符合。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