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各项中在历史上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1825年,史蒂芬孙晚上坐在电灯下进行工程设计
B.1856年,一批商人乘汽船从英国到达美国
C.1940年,德国法西斯的飞机对伦敦进行了轰炸
D.2002年,一位中国学生向联合国秘书长发了一封呼吁和平的电子邮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该条约是
[? ]
A.《北大西洋公约》?
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华沙条约》?
D.《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图1与图2均拍摄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东地区。两幅作品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不惜使用生化武器
B.现代高科技战争较之于传统战争更加残酷
C.沙漠风暴行动使中东地区国家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D.海湾战争对地区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结合20世纪90年代的中东地区的背景,根据图片信息,可以反映出沙漠的荒漠化加剧,海洋的污染变严重。所以D,海湾战争对地区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的说法更准确,其他的说法无法从图片找到依据。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第三世界崛起
C.美国和苏联势均力敌
D.欧洲走向联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局面的出现,引发了美苏之间螺旋式上升的军备竞赛。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造成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的紧张。但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结合题意,“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美苏势均力敌,旗鼓相当。故选C。
点评:“冷战”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很多国家的主权遭到严重践踏,世界和平面临严重威胁。但是由于美苏之间势均力敌,彼此之间不敢轻易动武,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但是绝不能因此而说“冷战”有利于世界和平。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写道:“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这里的“结构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
A.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B.第三世界开始崛起
C.当前世界局势总体趋于紧张
D.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材料的关键信息是“20世纪的最后10年”,A项说法错误;第三世界开始崛起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排除B项;当今世界局势的特点是总体上和平,局部动荡,排除C项。答案为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