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西方一位学者指出:20世纪50年代的经济全球化实际只是半球化,只有到了八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才具有真正的全球性。材料所说“半球化”演变为“真正的全球化”,其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B.两极格局的终结
C.关贸总协定的推动
D.知识经济的促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中“20世纪50年代”至“八九十年代”时间,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峙的两极格局时期是“半球化”。随着苏联解体导致两极格局结束,演变为“真正的全球化”。因此B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文件中不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是
[? ]
A、《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
C、《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世界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包括(?)
①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②为世界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③美国由此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④美国掌握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大约1/3的决定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1、积极影响:(1)稳定秩序: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暂时结束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2)恢复经济: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2、消极影响: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加强了美国称霸世界的实力。因此B属于消极影响,符合题意。
点评:组合型选择题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考查角度有两种,一是将同一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事件影响下的知识进行归类组合,此类题的跨度不大,但分析的深,角度多,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二是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类,此类题分析程度不深,但时间、空间跨度大,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09年3月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1956年前后,日本加入了关贸总协定、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这对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使日本走上了外向型经济的道路
B.使日本成为政治、经济大国
C.恢复了正常的国际贸易环境
D.使日本摆脱了经济瘫痪状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是在20世纪80年代,B项排除。战后日本通过一系列改革及制定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使日本经济迅速崛起,解决了D项中的问题;A、C两项中,C项最符合题意要求。
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和联合国等国际政治、经济组织,这为日本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国际贸易环境,使日本摆脱了经济瘫痪状态,促进了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和D相比,D是暂时性的影响,C则是长久性的,故选C。日本一直是外向型经济,故A的说法错误;日本没有成为政治大国,故B的说法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曾说:“由于某种难以确切指出的东西,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谊,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采取了一种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危险的态度。”张伯伦不能确定的“某种东西”应该是
A.法西斯及其侵略扩张
B.苏联及其社会主义的影响
C.罗斯福新政及其影响
D.大萧条及其影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29—1933年爆发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各国大打贸易战,三个法西斯国家疯狂扩军备战,使整个世界处于紧张和不安之中,故本题选D项。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