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提出的根本依据是
A.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教训
B.国民革命在群众中产生的广泛影响
C.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提出,从根本上讲是由国情决定的,而当时的国情突出地表现为“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的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全球通史》
“那些稀奇古怪的口号”指的是:
A.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B.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
C.继续参加一战
D.颁布《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考察《四月提纲》的内容,《四月提纲》主张要把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变为社会主义革命。注意过渡的方式是采取和平方式。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列宁晚年在总结十月革命经验时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欧洲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办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列宁说的“不同的办法”是
A.创办劳动解放社
B.建立苏维埃政权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实行农业集体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目所给的信息是列宁晚年总结十月革命的经验,由此可知本题的着眼点是十月革命,然后可得出答案。因此选B。
点评:劳动解放社是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雏型,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1883年9月25日由Г.В.普列汉诺夫等人在日内瓦创立;优先发展重工业 、实行农业集体化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因此也可用排除的办法。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决定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关键是
A.宏伟的抱负
B.社会实践
C.费尔巴哈思想的影响
D.深厚理论知识的积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推动马克思的理论走向成熟的是社会实践,这也体现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念,所以B是正确的,其余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毛泽东的民粹主义思想及其本质上的小农倾向和他对“共同生活、共同劳作”的农民理想的浪漫称颂,使他把“人民”这一概念仅仅理解为农民群众(因为农民毕竟是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并导致他高度评价他相信农民所具有的那种自发的革命性。……如果说,毛泽东因其民粹主义思想而被证明不是一个纯粹的列宁主义者,那么,在中国的历史环境中,正是这些平均主义的民粹主义思想对成功地实现一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革命发挥了积极作用。
——(美)莫里斯.?迈纳斯《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二?此外,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是工厂(社会生产、公营和私营的)与合作社(变工队在内),不是分散的个体经济。分散的个体经济,家庭农业与家庭手工业也是封建社会的基础,不是民主社会(旧民主、新民主、社会主义,一概在内)的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民粹主义的地方。简单言之,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是机器,不是手工。我们现在还没有获得机器,所以我们还没胜利。如果我们永远不能获得机器,我们就永远不能胜利,我们就要灭亡。现在农村是暂时的根据地,不是也不能是整个中国民主社会的主要基础,由农业基础到工业基础,正是我们革命的任务。?——《毛泽东书信集》
材料三?右图所示是美国《时代》杂志1985年某一期的封面。画面很清楚地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游行的队伍和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1)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中莫里斯·迈纳
斯关于毛泽东的“民粹主义思想”观点的看法。(8分)
(2)材料三中该期杂志封面上的“CHINA Moving Away from Marx”(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的说法对吗?请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7分)
参考答案:(1)他的观点不正确。(2分)他只看到毛泽东重视农民,而没有看到毛泽东的深层思想:革命的任务是(获取机器)实现由农业基础向工业基础的转变,在中国先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再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毛泽东不是一个民粹主义者,而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6分)
(2)不对。(2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开始了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这不是远离马克思主义而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5分)
本题解析:(1)这是一个观点评价题,首先要分析所给观点正确与否,然后要说明理由。从材料二的整体来看,是在说毛泽东所设想的革命与民粹主义的区别,所以不难根据材料二来判定材料一的观点不对。确定了观点之后,根据材料二中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是机器,不是手工。我们现在还没有获得机器,所以我们还没胜利”可以驳斥材料一中的观点;同时结合所学知识中“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战略,可以知道中国的革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后还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最终要走向社会主义社会,也可以驳斥材料一的观点。
(2)这也是一个观点评价题,首先要分析所给观点正确与否,然后要说明理由。根据所学不难看出题目所给观点是错误的。结合邓小平理论及其实践不难驳斥题中的观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