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劝学篇》的作者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张之洞
D.光绪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和再现能力,《劝学篇》的作者张之洞。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商鞅到秦国主持变法前,深得魏国丞相的赏识,这位丞相是
A.李悝
B.吴起
C.公叔痤
D.景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商鞅曾投身于魏国丞相公叔痤的门下,等待大显身手的机会,公叔痤非常赏识他的能力,但商鞅没有得到魏惠王的重用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471年,拓跋宏继承帝位
B.孝文帝汉化的推动者是冯太后
C.孝文帝自幼饱读儒家经典
D.孝文帝决心改革汉制,以维护鲜卑旧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把握住孝文帝改革的实质一封建化,即可知D项是错误的。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根据1889年日本宪法
A.议会是唯一的立法机关
B.内阁只对天皇负责
C.枢密院成为咨询机关而非决策机关
D.实行君主立宪,天皇解散议会是违法行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A项是错误的;天皇也可以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敕令。C项枢密院实际上成为国家最高决策机构。D项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所以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的“输与官家事夷狄”体现了④项,“汝生不及贞观中”体现了③项,而①②无从体现,排除ABC项,D项正确。
考点:王安石变法
点评:王安石是在北宋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的情况之下进行的,主要内容就是理财上。包括:青苗法、募役法、保甲法、保马法等,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但是遭到了大官僚的抵制最终失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