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外来饮食文化对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新的蔬菜、粮食品种不断地进入百姓饭桌,
其中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而从美洲带到中国的是
A.马铃薯、玉米
B.烟草、小麦
C.葡萄、土豆
D.甘蔗、水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小麦是中国古代就有的农业种植物;葡萄来自欧洲;水稻来自东南亚。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提出这一主张的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是
A.荀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11年,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耐斯比特在他的新著《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这里的“中国没有……陷入……争斗的局面”和“一党体制”是指
A.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读下表《部分省市区革命委员会成立日期表》,这一机构成立的历史影响是
省、市、区
| 黑龙江
| 山东
| 上海
| 贵州
| 山西
| 北京
|
成立日期
| 1月31日
| 2月3日
| 2月23日
| 2月13日
| 3月18日
| 4月20日
|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得以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严重“左”的错误
D.民主政治制度遭受严重破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是指文化大革命时期各地纷纷成立所谓的“革命委员会”,结果造成前所未有的内乱,民主政治制度遭受严重破坏,因此选D
点评:从“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艰巨性。(1)从文革发动的原因看,民主法制不健全是重要原因,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党内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逐步发展,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被削弱和破坏。(2)从“文革”对民主法制践踏的后果看,“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空前践踏,人民权利丧失殆尽,生命财产和安全毫无保障,社会秩序极端混乱,国家法律形同虚设,国家政治生活及党的政治生活极不正常。民主法制遭破坏带来的后果说明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也说明民主法制建设变得异常艰难。
(3)民主法制建设的艰巨性还在于我国长期的封建专制传统,缺乏民主意识;长期的经济落后造成人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淡薄。另外,世界各国推进的民主化建设的潮流也使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更加必要。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清乾隆①皇帝全部称号为“高宗②?法天隆运 至诚先觉 体元立极 敷文奋武 钦明孝慈 神圣③ 纯皇帝”④。四处划线部分依次为(?)
A.尊号、年号、谥号、庙号
B.年号、庙号、尊号、谥号
C.谥号、年号、尊号、庙号
D.庙号、谥号、尊号、年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乾隆庙号“高宗”, 谥号是帝王、贵族、大臣、士大夫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乾隆谥号“纯皇帝”, 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乾隆是年号。中国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称号。尊号一般很长,因为大臣们会尽量把好的词语都往皇帝身上加,尊号一般在皇帝在世之时便开始有群臣上请,并不断加长。③属于尊号。(本题正确答案有误,改选为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