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六)
2019-05-22 06:09:25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28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解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贵族统治的改变是从梭伦之时开始的。梭伦以整个城邦公社的利益为重,主张不偏不倚的立场。他既痛恨贵族的顽劣,也不愿引发平民的暴动,主张以改革的方式解决平民备受压迫的各类问题。 —— 《两方文明简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改革的指导思想。(2分)结合所学知识,从民主政治的角度说明梭伦“改变了雅典的贵族统治”。(4分) 材料二 王安石的最大弊病,还在仅看重死的法制,而忽视了活的人事。依照当时情况,非先澄清吏治,不足以宽养民力。非宽养民力,不足以厚培国本。非厚培国本,不足以遽希武功。……在国内新政措施全无头绪的当日,却同时引起边衅,对外便觊开疆用武。因此更是加意聚敛,而忽略了为国家的百年长计。 ——钱穆《国史大纲》 (2)根据材料二,概括钱穆先生从哪些角度指出了王安石变法存在的不足?(4分) 材料三 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的夹缝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地发展,但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仍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见下图)。 ——人民版历史教材
(3)根据材料三,从现代化的视角论证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9分)(要求:条理清晰,史论结合) 材料四 从20世纪初到今天,现代中国产生了三代新人。 第一代新人,叫做新青年,大体出生于1911年到1949年之间…… 第二代新人,是社会主义新人,他们大体出生于1949年到1979年之间…… 第三代新人,叫新人类,出生、成长于1979年左右到现在…… ——摘自海克《现代中国的三代新人:从“新青年”到“新人类”》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四划分“三代新人”的主要依据。(5分)请在“三代新人”中任选一代,判断他们在青春时期的价值取向,并结合史实予以说明。(4分)
参考答案: (1)中立(或公正、不偏不倚)。(2分) 说明:①颁布解负令,壮大了民主政治的基础;②创立四百人会议,打破了贵族对国家权力的垄断;③组建民众法庭,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使平民获得了参加国家政权的权利。(任答2点4分) (2)角度与不足:偏重制度创设,忽视吏治整顿;偏重聚敛钱财,忽视宽民固本;变法与战争同步,财政的需求过大。(任答2点4分) (3)现代化视角: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3分);推动了中国政治的民主化(3分);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近代化等。(3分) (4)依据:中国近现代三次历史性巨变。(2分) 第一代,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1分) 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分) 第三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1分) 价值取向及说明:(任选答一个4分) 第一代:价值取向①:参加北伐战争;价值取向②:参加红军。 第二代:价值取向①:上山下乡;价值取向②:向雷逢和王进喜学习。 第三代:价值取向①:追求物质享受;价值取向②:追求时尚。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关键信息“主张不偏不倚的立场”、“以改革的方式解决平民备受压迫的各类问题”等,不难直接概括出梭伦改革的指导思想,即通过“中立”(或公正、不偏不倚),实现平衡各阶级的利益,缓和阶级矛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梭伦改革系列措施的颁布,雅典的奴隶主贵族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提升了工商业奴隶主以及部分平民的的地位,有利于他们的参政,从而壮大了民主政治的主体。具体体现在:①颁布解负令,壮大了民主政治的基础;②创立四百人会议,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国家权力的垄断;③组建民众法庭,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法律的垄断,使部分平民获得了参加国家政权的权利等。 (2)根据材料二关键信息“仅看重死的法制,而忽视了活的人事”、“ 非先澄清吏治,不足以宽养民力”、“却同时引起边衅”等,本题实际上考查对王安石的相关认识,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不难直接概括出,作者所持的角度及王安石变法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①偏重制度创设,而忽视吏治的整顿,当时吏治极其腐败;②偏重国家聚敛钱财,而忽视了农民的实际利益;③变法与战争同步进行,加重了财政负担,导致了“劳民伤财”等。 (3)根据题干及材料三图片关键信息“经济”、“政治”、“思想”等,本问涉及近(现)代化史观,实际上考查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作用的认识——推动了中国的近(现)代化进程。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具体这样来理解: A.促进了近代中国经济的近代化,体现在: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加速了中国古代传统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迅速兴起了大批民族工业等。 B.推动了近代中国政治的民主化,体现在: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资产阶级队伍迅速壮大起来,为了反帝反封建,他们相继发起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C.促进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近代化,体现在:①推动了“西学东渐”局面的壮大,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传播;②传播着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不断冲击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等。 (4)根据题干及材料四关键信息“1911年到1949年”、“1949年到1979”、“1979年左右到现在”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直接判断出,材料四划分“三代新人”的主要依据,即中国近现代三次历史性巨变。体现在:A.第一代,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地位,民族独立,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人民当家作主。C.第三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等。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就有不同的价值取向,题中“三代新人”的价值取向,可以这样来认识。 A.第一代:价值取向①:参加北伐战争;依据: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影响;价值取向②:参加红军;依据:工农武装割据的影响(或国共对峙的影响)等。 B.第二代:价值取向①:上山下乡;依据:文革对领袖的盲目崇拜;价值取向②:向雷逢和王进喜学习;依据: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等。 C.第三代:价值取向①:追求物质享受;依据:改革开放生产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价值取向②:追求时尚;依据: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价值取向多元化等。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雅典梭伦改革·雅典梭伦改革的内容及影响;历史上重大改革·王安石变法·对 王安石变法的认识;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晴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影响;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大事件·中国近现代三次历史性巨变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面这幅漫画描述的是古代雅典( )
 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B.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C.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D.实行“陶片放逐法”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依据漫画中地上的陶片和内容,可判断为陶片放逐法。选D。ABC不符合陶片放逐法。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陶片放逐法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陶片放逐法并且出题形式比较新颖,以漫画的形式,需要学生掌握陶片放逐法的相关知识,并加以辨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对这句话的解释最为确切的是( ) A.妇女地位低下,属于奴隶阶层,无权参与政治 B.男人参军,保卫国家,确保了雅典城邦的安全 C.全体男性皆为公民,他们拥有国家管理的权利 D.男性公民共同分享城邦的权力,承担社会义务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一要注意阅读理解题干中“男人就是城邦”的本质内涵,二要很好地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其局限性。通过分析可知,希腊的民主是城邦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妇女、奴隶及其外邦人没有公民权,成年男性皆属于公民的说法错误,故排除C;比较A、B、D项,D项为最最佳选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法庭判案的依据是( )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说明当时法律是万民法,故D 项正确;其它选项时间不符合。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文明·罗马法·万民法。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下列四幅有关国家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的示意图,分析比较,然后回答问题:

秦朝 雅典


美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1)秦朝与雅典政治体制有何显著区别? 秦朝和雅典的政治制度分别对中国古代和西方近代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美国政治体制是近代西方典型的代议体制,这种政治体制建立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从图中可以看出其政权组织遵循的最基本原则是什么?(2分)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起着什么作用?(2分)
(4)从西方、中国政治体制的变化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2分)
(5)寒假里某学校想组织学生们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探究古今中外不同的政治文明(制度文明)的演变过程,请你拟定一个探究题目。并提供两种获取相关探究资料的方法。(2分)
参考答案:(1)秦朝实行君主专制。雅典则是民主政治(1分)。影响: 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奠定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雅典的民主运作方式为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1分)。
(2)《1787年宪法》(1分);分权与制衡(1分)。
(3)1954年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召开(或: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1分);是构成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之一;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最基本特色;是中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1分,任答其中一点即可) 。
(4)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民主化程度越来越高;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的民主形式可以根据国情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2分,任答两点即可)
(5)题目要求:切题,体现探究性,有探究价值,如:东西方政治制度初探等(1分)。方法:查阅文献资料;网上搜索;求教专家学者;观看音像资料等(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外历史上的政治制度,(1)考查的是中外的古代的民主政治,中国政治的典型特点是专制,雅典是民主政治,然后根据所学答出两种政治制度的作用即可。(2)美国的政治制度的基础是1787年宪法,充分体现的是权力的制约和平衡。(3)考查中国建国后的民主政治,在1954年宪法中确立的是三大政治制度,然后答出其意义即可。(4)本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对于两种制度我们要辩证的看待,制度的确定和国情有一定的关系,言之合理即可。(5)属于历史研究范畴的试题,探究历史可以从各个角度来分析和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学生可以自己答出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